挎子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新用户
搜索
楼主: xsdjm

大油底+水冷却(部分完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3 14: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7-3 15: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三只眼在2006-6-16 2:01:56的发言:

水冷机 冷却的是汽缸体和缸头、!!

机油底壳里还是照热不务!!


彻底解决750高温的方法是缸体、!!!机油同步冷却

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机油冷却,是不得以而为之[em01]

发表于 2006-9-23 20: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9-24 20: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bg4教练在2006-6-7 20:26:05的发言:
直接从你这加厚的油底抽油,经油冷器冷却后从机油口回箱,岂不更简洁?

教练我和你想的一样,油位应该不会相差很大,算好管子里和油冷器里面的量,每次多加这些量就可以了,在原来的油底壳前后对角各开个洞,和地面平行的位置,加个机油泵就好了,效果应该比较明显。

我现在的难处就是不知道用什么机油泵,或是侉子发动机是不是有油泵,从原来机油泵的地方出来,然后在油底壳上开一个洞回去。如果原来没有机油泵,只好在原来油底壳对角开两个洞,一进一出,12V的机油泵不知道什么样的可以代用,请论坛诸位高人指教。

[em01][em03]
发表于 2006-9-24 22: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9-25 11: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飚车一族在2006-9-24 22:59:06的发言:

先冷却后润滑!不知道我的想法可以不。机油泵不动还是用原来的 !这750曲轴我没有记错的话根本没有油道润滑完全是靠飞溅润滑的。

记得在前盖上圆行小胶皮油封吗?在那里将油道断开将油管堵死,在箱体在做一出油管直接进入散热器。出散热器在进入前盖板给凸轮轴润滑!

再就是在主油道出油孔外侧打三个孔,前面为出油孔!中间为堵油孔!后面为进油孔!出油进散热器回进油孔。

你说的我以前想过,可是侉子本来是有油泵的么?靠原来的油泵,压力是不是够,毕竟散热器放在与发动机平行的位置,也要有点压力的,所以,我考虑的是外接一个12V的机油泵,或是在变速箱后面的传动轴上接一个被动式的机油泵,车子开起来,机油泵就转,但是低速的时候效果应该不好?还有就是机油泵是不是会耗费很多的电,会导致电瓶不够用?所以最主要的还是选择一款耐用,而且效率高的机油泵,以前也曾考虑过汽车的汽油泵,但是汽油温度和机油温度相差很大,我怕有汽油泵不耐用。所以还是请论坛高人指教一下。

发表于 2006-9-25 22: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9-30 10: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找到不用油泵,也不用发动机自己油道的好办法了,而且可靠!

择日上图

发表于 2008-1-25 15: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楼主的思路,好帖

[em03]
发表于 2009-2-13 12: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单化油器

以我多年的经验,侉子发动机润滑油最好用粘度高一点的柴机油,750发动机转速低扭矩大,机油粘度大更有效保护曲轴轴瓦,机油粘度过小,高速高温易拉瓦。变速箱机油用普通双曲线齿轮油就可以了。老机器要勤检查机油,万不可缺油跑高速。汽油最好用90号的,90号汽油辛烷值高,对于压缩比小的750(6:1)发动机来说90号汽油更易被点燃,(更易启动)燃烧更充分。关于改化油器我也尝试过多次,改单化油器不是不可以,在车况良好的请情况下可以改,改完也相对稳定,但不一定能达到省油的目的。如果车况不好,比如两缸工况差距大,气门磨损不一致等改单化就很不理想,虽然也能工作但油耗巨大工作极不稳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改单化后化油器到两缸的进气管长度不一致,也会影响两缸的工况。我目前的侉子改的是两个嘉陵70上用的“京滨”化油器,自己做的连接头,使用大半年,性能非常稳定,而且很省油,08年8月份时上山游玩,加了100元90号,跑了将近280公里,其中有一半是山路,比以前用原装化油器要省得多。不过动力上有点不足,拉三个人最高车速65,可能是化油器有点小的缘故,总感觉车还是有点肉。以上是我的一点经验之谈,第一次发帖子,请各位侉友批评指正!qq8472625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挎子联盟 ( 辽ICP备13001834号 )

GMT+8, 2025-2-5 02:04 , Processed in 0.217535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