挎子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新用户
搜索
查看: 3893|回复: 33

改造计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6 22: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前我在飞机上偶尔看到一篇文章,当时感触很深,作者给“朋友”驻入了一种新的注释。可能你我正都在呼唤这样的朋友,今天我把这篇文章的大要奉献给你,以期你的阅读。同时也非常感谢过去和现在一直都在支持我的朋友们!衷心的感谢你们!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学者认为,孔子所谓朋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两千数百年前,交通极不便利,通讯更为困难。远方的人何以成为朋友?只能是神交,是心灵的沟通,是志同道合!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有相同的远大志向是不够的,还要认同相似和相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志同而道不同,未必是真朋友是好伙伴(说得好啊,太有感触了)。
    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更不是一个人能建成的。它需要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矢志不渝坚定不移百折不回共同努力成就任何一番事业,都需要志同道合所以,孔子期待朋友,期待可以神交的人,可以肝胆相照的人,可以可得大同的人!
    推动战略转型,需要众多志同道合的建设者,需要懂得国际化商业运行规则,熟谙市场变化,有大视野,大胸怀,大目标的精英。这就需要我们在自己的队伍中不断发掘,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也需要我们建立更为灵活的用人机制,能够积极有效招揽人才。
    求贤若渴是所以企业的共同心态。而每位企业家衡量贤者的标准却各不相同。如果我们能分析是体现行业,企业的,那么,他(她)的共同点就是志同道合
    志同道合就是真朋友!

     作者是一个企业家,他要发展企业需要志同道合的真朋友.
     而今,我也呼唤朋友,呼唤志同道合的真朋友,呼唤更多和我并肩作战的朋友们,战友们!把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这个边缘文化发扬光大,让它能更久远长存,让后人能感知中国的第一辆摩托车发展史,以及当年它的辉煌征战历史,怎么驰骋于中国的大疆南北,怎样的服务于各个阶层:部队,公安,税务,工商,法院,检查院,各企事业单位.....
     这几年我一直在致力于拯救长江750,这个历史文化遗产,这个中国的瑰宝!这个深受各国摩托车爱好者喜欢的不朽之作!朋友和我一起努力吧,就当是我们求知的兴趣吧!我愿意让更多的朋友拥有它,看到更多朋友惊喜的笑脸!一路走来,辛苦也值得!

     


不是广告,也不是什么商业问题,就以一个爱好者的身份。把人家的贴弄在这了,发动机及边驱改造计划年后正式启动,这是一条任重道远的路,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也许根本无法完成这个任务,或者需要花上10年,甚至几十年。大家花在挎子上的时间一样多,我们都一样热爱这个车,所以一步步努力,我也是一样,不管付出多少,为了这个历史的瑰宝,不懈努力钻研中,毛爹说得好,团结就是力量,相信爱挎子的人,绝对愿意为我们提出最好的建议以及最好的帮助,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在此,我呼吁联盟里的朋友,贡献你们的力量,为我们的改造提出最好的帮助建议,为挎子的成长大家一起贡献一份力量!


[ 本帖最后由 脏脏口水妞 于 2008-10-26 22:32 编辑 ]
发表于 2008-10-26 23: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成功----

任重而道远。。。。。。。。。。。。。。
希望不会轻言放弃。。。。。。。。。。。。全国的车友都会紧紧的盯着您: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发表于 2008-10-26 23: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离线顶贴功夫了得佩服佩服:lol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发表于 2008-10-26 23: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什么好的计划也可以拿到联盟上来研究一下,如果有需要我也想参与
发表于 2008-10-26 23: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离而不弃也

原帖由 孤独的挎子 于 2008-10-26 23:09 发表
楼上的离线顶贴功夫了得佩服佩服:lol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你也可以效仿一下---不过你得要有我这样的闲功夫才成:D :D :D
发表于 2008-10-26 23: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原帖由 tianzangsuishi 于 2008-10-26 23:49 发表
如果有什么好的计划也可以拿到联盟上来研究一下,如果有需要我也想参与
甭管须要不须要,俺都想参与呢:Q :Q :Q
发表于 2008-10-27 03: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750 CJ750 挎子!

从德国二战R71到苏联红军的M72在到今天我们的长江CJ750都是经过战争洗礼的经典之作........!.可以说在R71系列里,德国人把各种可能都设计进去了,到了苏联老大哥也根据本国当时的国力/国情和国家地理环境/战争条件模仿设计出自己的M72,我国因当时条件有限设计出的CJ750就显得单薄/简单,但并没失去原设计者的基本构造和味道,这很重要.取舍中也无意容入了一些东方的思想理念,也是西方文明来到东方后的实物真实体现(它本身就说明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容通而不是还原).恰恰就是这单薄和简单使我们更易接近长远的过去和厚重的历史.也是当代最具设计理念价值的透明与简约.......!.不说了,好好爱它吧,我们叫它挎子!

[ 本帖最后由 英雄老六 于 2008-10-27 04:00 编辑 ]
发表于 2008-10-27 07: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巾帼不让须眉,佩服你的勇气.
    北京的木头脑袋已前在网站里为制造边驱,在价格上征求过大家的意见.当时计划的好向是一万,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就搁浅了.
    大庆的冻梨还有好多朋友在网站里发过好多边驱的相片,还有详细的图解.忘了是谁也记不起是那里的朋友已经改装成了.
   我是搞机械出身,还有好多朋友也懂的机械,也热衷与边驱.在我看来,那东西并不难,因为那边驱在国外已经是成功了的.我们只是仿制和改进就是了.只要方案定下来,那东西用不了两个月就可以出产品,好多配件都可以外协加工.但是本人认为有几条不利的因素以供参考;
  1;  别看有人发个边驱的帖子,大家就讨论的轰轰烈烈,真正愿意安装的有几个人.?
2 ;  市场预测,价格定位;有没量必然价格就高 ,有了量,你销售给谁?你既然想做你必然有个心理价位,价格定的太高了,估计没几个人感兴趣.
3;   本人认为24的安装边驱就没有意义.
    以上只是本人的建议,欢迎大家争论,但是不允许进行人身攻击.
   以下的相片忘了是那位朋友发的了.

   
10026761_200804302022271.jpg
10026761_200804302022272.jpg
发表于 2008-10-27 13: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哥说得极是:victory: :victory:
发表于 2008-10-27 13: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的帖子

分析的很透彻啊。毕竟玩挎子的还是穷人多,很在乎性价比。但是我觉得随着设计的不断优化,性能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好的东西会被挎友认可的,但是不能急于求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挎子联盟 ( 辽ICP备13001834号 )

GMT+8, 2025-2-5 07:47 , Processed in 0.266726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