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长了,什么都会老。宋朝装花生米的青花盘子叫国宝,唐朝杨贵妃的铜镜子叫文物,这些倒不稀奇,也不会有人反对。挎子也是这样。。。。。。。 老字放在挎子上就是老车,老车好么?没的说,挎友们都把拥有一辆挎子当做很荣光的事情,更别说原汁原味的老车了,用料实在、做工考究,韵味十足就是老车的代名词,当现在的你驾驶着改革开放时的挎子、驾驶着文革时的挎子,驾驶着大跃进时的挎子时,一种穿越感就从隆隆的引擎声中油然而生,把你带进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到现在,挎友们拥有一辆和自己同年的老挎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硬边、镂空、带护皮的油箱、黄油嘴等等名词都是老车的代名词,其实严格说起来,凡是属于90年代前的挎子就应该归到老车的范畴。这话说出来也许会有老藏家的反对,60、70年代的车比比皆是,凭什么就把老车归到90年代以前呢?这话又是从何说起呢?挎子的历史不用我介绍大家都会背的滚瓜烂熟,从宝马到乌拉尔,从德国到苏联再到我们的新中国,长江750经历了仿造借鉴吸收的过程,从时间上看长江750M1的黄金时期在60 70 80 年代,也就是我们说的计划经济的年代,到了9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新式警挎和其他车辆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体质的转变,企业的调整都会对产品的质量有所影响,如果谁手里有挎子的老件和现在出的新件对比下就不难看出那时配件质量的上乘和可靠,当然受那时技术水品的局限,也会出现这些和那些的毛病,但是对于我们挎友都可以忽略不计。 只能说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要制作挎子,无论从整车或者到配件已经不再需要集全国之力的地步,记得有挎友统计了下组装一辆挎子的配件和价格,虽然价格不是很贵比买整车要便宜一些,但是也要看到这些配件中有很多是现在生产的新件,当然目前新件的质量也很稳定,质量也很好,但是对于想拥有一辆原装老车想法的挎友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所以如果你拥有一辆90年代之前的挎子请珍惜它,它也绝对能堪称一部老车,也许没有硬边,也许没有气管卡子,但是车上的黄油嘴和镂空架子甚至6V 的发动机等等细节都在告诉世人,这是也一部老车,值得你用一生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