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初期,老蒋曾经拨给中共三个师的被服以表诚意。军服与国军的制式别无二致,因为抗战初期德国和中国的密切军事合作关系,国军的基本装备都有源自德国的血统和烙印,甚至直接进口武器装备等。国军的军服就是仿制国防军的制服设计的,当然花生米不会把最精良的装备给共军。
图片1中的布帽就是仿造德军的山地帽图2设计的,后来又推出了棉帽版本。设计的时候将原来的椭圆帽形改成了圆形,据说是这样比较适合亚洲人的头型,不过我觉的还是椭圆的帽形更威武。
折叠的帽墙部分是可以拉下来御寒的,不过形象不太好看,所以影视剧里作为正义化身的共军是不会拉来的,可能只有在蒋匪军溃败的场面里可以看见这一细节。
德军的折叠帽墙是用可解开的麻点扣扣住的,国军初期也使用扣式的,制式把帽子包括军装上所有的麻点扣换成了较为简便的光面扣,改进形则简化了生产程序,取消扣式,直接将前部帽墙直接缝合,并订上装饰性的扣子,图中所带便是此款。
因为是同属国军编制,所以3个师的军装上都带有国军的青天白日徽,当初有很多人是想不通这个,因为红军之初就是要推翻国民政府,逐鹿中原,建立工农政权的。很多人是带着绿林的想法参加革命的,突然被招安确实有点难以转过弯来。
最初的青天白日徽为金属珐琅质,品质还是不错的,随着战争的继续,物资捉襟见肘,各部队因地就简,采用了陶瓷帽徽,如同图中所展示的那样,颇有青花的神韵。
在最困难的时候,日军已占领大半中国,甚至连滇缅公路都被日军切断。解放区出于日军后方的孤岛,联络也要乔装改扮,所以物资补给基本都靠当地解放区自己筹划,所以青天白日徽被省略了,没有铜扣子,拿胶木扣子替代,最终改成了我们常见的八路的制式。
由于中共拉队伍的速度实在太快,抗战初期3个多师的兵力(4.5万人)直至抗战结束已经发展到90万人以上(有数据显示100多万)加之很多队伍成松散分布游击,军装补给几乎不太可能,但是中国人历来对冕是很重视的,孔子的三好学生 子路就说:君子死而冠不免,结果为了一顶帽子就隔P了。帽子代表了立场,身份和地位。所以制服可以自己穿自己的粗布大敞,帽子是一顶我这样的,至少领导和政委啥的是。所以形成了我们心目中土八路的标准形象,如图中所示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自己置办的装备,大家各有一套。但是帽子基本是一样的。反面的角色的翻译官基本也是这样,带个皇军的帽子就可以狐假虎威了。。。至今非洲的一些战乱国家还保留这一优秀传统,很多穷鬼的军事派别没有制式军装,戴个绿帽子就充小队长,拿把AK就上场。 八路的臂章,最常见的便是我照片中使用的版本,正面为八路,民国二十六年佩用,反面是印着国军的纪律:尽忠职务,严守纪律,实行主义,完成革命,和南京太平路光明印刷社制。还有佩用者的编号,这个是中国的身份牌吧。后来又使用了18集团军的图案等见图4
此外有一处与国军的最大差异是,军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强调官兵平等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共军一直没有向国军那样使用军衔,即便是被授予将军衔的朱德等也未曾在领章上使用军衔标志,同时左胸也没有使用和国军一样标明姓名番号军衔的布条。这个是我一直疑惑的一个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