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看电影,最喜欢看的就是战争片,尤其是战场上那风驰电掣的摩托让我心动,让我着迷。人在渐渐地长大,很多小时候的爱好都淡了,但是对摩托的钟爱却一点也没减,一直梦想着拥有一辆摩托车。但那时候工资偏低,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摩托并非易事。
时间在流逝,对摩托的钟爱也到了痴迷的程度。日历翻到了一九九四年,那时我们夫妻二人的月收入还不足四百元。而当时市场上125排量以上的摩托车中最便宜的幸福250也要4500元。并且当时的我们,刚刚给孩子做过手术,不但囊空如洗,而且负债累累。但我的摩托情也已经“病入膏肓”,只有骑上摩托,才能起死回生。
经过多方筹措资金,终于在一九九四年四月五日,拥有了那梦寐以求的摩托车——一辆红色的幸福250(A型)摩托车。买车时一共是用了4950元(车4500元,车辆购置附加费450元)。接下来就是办照办牌,也花费了我不少的银子。
有车的日子是滋润的,我们的活动范围一下子扩展了。以所居城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旅游景区,在几年的时间里游了个遍。我们一家三口同乘这辆车,游山玩水,休闲娱乐。并且我骑着她西行至内蒙西乌珠穆沁旗(往返1900公里),南行至大连(往返1100公里)。难得的是,幸福250的强劲动力,给我们的出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每每在爬山涉水的时候,她那19.6N.m的强大扭矩,即使面对的是30度的坡路,也是一挥而上,从不托泥带水。
但是在骑行的过程中,250的先天不足也着实让我有很大的烦恼。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她那“油老虎“的称号,不但油耗高,而且点火落后。针对这些不足,我下决心给她来个全新的技术升级。
首先针对耗油量开始,自制了一个空气引导室,捋顺了进气紊乱的弊端,顺畅的排气声浪更加圆滑动听,达到了低速不反喷,高速进气充分的效果。又改装了化油器,以前是手动泵油加浓,现在改为自动加浓。接着又把老式白金点火,改成自制的电子点火。它们的好处还在于白金和自制电子点火可以互换。当有一方发生毛病时,另一方就可以接替工作,大大的方便了出行。经过以上的三项改革,使幸福250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从以前的3.4升,降为2.8升。油耗虽然降低了,但是车子的动力依然如故。
因为幸福250的车座较平滑,三人同乘时,坐在后面的人感觉总是在要向后滑。因此,又增加了后减震器的长度,使底盘增加了20mm,最小离地间隙达到了120 mm。这样的改进,改善了车辆的通过性,又使后面的人不再后滑,达到了人车合一的境地。
儿子渐渐地长大了,三人同乘越来越不方便了,我把目光投向了边三轮上。其实我早在买车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一直没付诸实施。250本身有8.8KW的功率,19.6N.m的扭矩,很适合改装边三轮,于是开始着手改装。
首先是测绘图纸,设计边轮与主车的后轮轴错开150m m。找来25 m m的无缝钢管煨制车架,1.2 m m的钢板手工刨制边斗,又找来250的减震器、轮胎,然后是给边斗打腻子,喷漆。历时一个多月,边斗终于制作完成了。接下来就是上路调试,主要是调前束,主车外倾1——2°,边斗外倾2°,基本达到了边三轮的技术指标。当骑上自己改装的边三轮时,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值得一提的是,边斗和主车之间用四颗螺丝固定。当三轮和两轮需要互换时,只需装卸螺钉,就可以解决问题,简便易行,耗时不过三分钟。
自此以后,我骑着这边三轮摩托,一家三口,走城市,串乡村,游山玩水,其乐融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9 22:39:1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