挎子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新用户
搜索
查看: 2948|回复: 16

中国的第一台750~~~还有这样故事,看下面红色的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7 00: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台长江750基本是手工打造的
   “那是一段融入青春豪迈与激情的记忆,以至于我现在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对于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长江750的记忆仍是那样鲜活。”。

第一辆摩托车有“德国血统”
    一切还要追溯到195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军民两用摩托车是国家经济建设所急需的轻工业产品。当时军委后勤部向第二机械工业部提出仿制 从苏联购买的3000辆摩托,第二机械工业部四局(航空工业局)把任务下达给了洪都机械厂、湘江机器厂等7家所属单位。
 1957年3月,中央有关单位将生产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的任务正式下达给了江西的洪都机械厂。

当年亲历造摩托的李学谦,后来当上了洪都机械厂党委副书记和洪都机械厂技术学校校长,他曾回忆道:“我们那时候只知道仿制的是苏联乌拉尔M72,没有图纸,就是从部里面送来了实物样车,当时算是政治任务。大家非常重视,专门设立了一个摩托车研制车间,代号50。此前我们厂只造飞机,并没有摩托制造经验,所以厂里从不同岗位上临时抽调来技术骨干,主要都是钳工、车工和焊工,生产设备就是5台普通机床。”“包括我本人在内,绝大多数人对摩托车的了解都是一片空白,搞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生产,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边学边干。”李老告诉记者,1957年5月初,只有苏式M-72型三轮摩托车样车到达洪都机械厂,没有任何的图纸和相关资料。最初仿制乌拉尔M72的时候,连图纸都没有,只好采取土办法——拆,把样车零件统统拆下来,然后实物测绘。光测绘画图纸就用了近3个月,整车完成共651份图纸,车体部分图纸编号1308A4,发动机部分图纸编号1800A4。到7月中旬,根据实物测图纸制定了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李老说:“由于摩托车上有许多形状奇怪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的加工制作需要特殊的工具,而当时我们只有几台常规机床,因而,很多零部件的制作只有靠手工锤打。除了发动机外,几百个关键零部件几乎都是大家日夜奋战用手工制作出来的,困难程度现在难以想象啊!”测绘很顺利,可并不是所有测绘出来的零件都能造,当时还有一个生产原则,就是尽量采用工厂已有的工具,减少工艺装备制造。按照李学谦的说法:“乌拉尔M72上有很多形状奇怪的零件,凭我们手头的机床根本不可能加工出来,只有找老技术工人拿手工锤打出来。”第一辆仿制苏式M72是1957年12月24日正式出厂的,出厂前只进行了3000公里的路面测试,按照1993年编写 的《中国汽车工业史》第八章送审稿里的说法,质量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很显然,最初的仿制有很多技术局限,尤其是一些易损件和手工打造的零件,无法达到设计寿命。据李老回忆,当年12月中旬,新中国第一辆仿苏式M-72型的三轮摩托车在洪都机械厂组装完毕,经过各项性能实验,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并定名为长江750,这也是新中国第一辆jy边三轮摩托车。“长江750三轮摩托车生产出来后,不久便送展首届民品展览会,获得重大民品试制奖!”李老激动地说。

李学谦和他当年的同伴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拼命测绘仿制的乌拉尔M72,也曾在18年前经历过同样的仿制过程——1939年10月,5辆宝马 R71摩托车经罗马尼亚,被送到苏联,当时斯大林也想拥有德国陆军那样的摩托化机动优势,可希特勒忙于入侵波兰,并没有理会苏联人对宝马摩托的热情,于是 苏联人凭借对这5辆宝马R71的拆解复制,仿制出了自己的乌拉尔M72。很显然,M72的产品编号并没有规避对宝马R71的抄袭。尽管中国最早购买的3000辆乌拉尔M72现在已经无法找到完整的车体,但是对比宝马R71的图纸,还是不难发现苏联人当年的仿制思路。宝马摩 托的动力性和行驶可靠性都被完美保留了下来,苏联仿制者只不过对宝马R71进行了零件的少量简化。德国人为了保护摩托驾驶者和乘坐者在严寒驾驶中不被冻伤,在驾驶车把和挎斗内设计了一套加热系统,利用摩托车排出的尾气加热,而苏联人则彻底抹去了这套零件。在洪都机械厂仿制的时候,由于参照实物是已经去掉 加热系统的乌拉尔M72,所以根本无人知道原始的加热设计。还有一项仿制中消逝的设计是风门和动力分配挡,R71可以把30%的动力通过共轴直接输出到挎斗上,并以手动拉杆的方式调节,可M72则把风门和动力分配挡挪到了脚的位置,并且不能将30%动力输出到挎斗上。从宝马R71到乌拉尔M72,再到洪都 仿制版,也并不只是简化,苏联人仿制M72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大量装备部队,而中国的仿制版除了jy,还承载着观礼等多种设计任务。宝马R71的挎斗没有任 何减震系统,颠簸的路面乘坐起来很累,洪都仿制版抛弃了乌拉尔M72的挎斗结构,创造了一套中国化的挎斗避震支架。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00: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年轻老男人 于 2013-4-27 00:20 编辑

“新中国第一辆越野性摩托车就是从长江750的改进上开始的。”李老告诉记者,当长江750三轮摩托车越野性能改进获得成功后不久,他们就接到了一项来自航空工业部的紧急任务——定于1959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首届运动会将开设摩托车越野比赛项目,必须在此之前赶造50辆长江750越野赛跑车交送北京。
  接到长江750摩托车要参加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比赛的消息后,全厂上下人心振奋,备受鼓舞。经过反复地测试和试验,为比赛项目赶制的50辆长江750摩托车的各项性能都达到最佳状态。而且,为了更好地保证比赛过程中骑手的安全系数,这50辆长江750摩托车在结构上进行了大胆的改进。“许许多多极其细微的地方我们的技术人员都反复进行思考和测试。可以说,当时把这批长江750比赛用摩托车交上去的时候,我们心里是有把握的!”李老说。
  1959年11月23日,由贺龙元帅主持的新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当时,一条来自北京的消息迅速在厂里传开:长江750摩托车在比赛中的精彩表现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博得现场观众欢呼喝彩。这也是长江750摩托车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亮相,英姿飒爽的摩托车骑手和长江750摩托车旋即出现在各种图册和宣传画中,一起成为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心目中的英雄群像记忆。由此,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的雄姿和名字——长江750迅速传遍祖国大江南北。
 1957年底,在第一批长江750摩托车送交北京后不久,时任国家航空部副部长的刘鼎到厂里来视察摩托车生产工作。“刘副部长一见我的面就表情严肃地告诉我,长江750在北京闯祸了,把彭真都惊动了!”李老说,当时他着实紧张得好像心一下子快要跳到嗓门口了,能不紧张吗?把彭真都惊动了,祸肯定是闯大了!
  “接下来才知道是虚惊一场!”李老娓娓道来:刘鼎副部长原来是给他卖了关子。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在北京的长安街上,一辆长江750摩托车把一辆公交电车给撞坏后,摩托车的骑手情急之下,一加油门就拐街绕巷开溜了!事情后来不知怎么传到彭真那里。在一次接见航空部领导时,彭真高度赞扬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长江750的性能,并打趣地对航空部副部长刘鼎说,洪都机械厂生产的长江750可了不得,撞坏了电车,一溜烟就跑得无影无踪了!彭真的一席话逗得所有在场的人开怀大笑。从1964年起,长江750就被列为新中国部队常规装备,仅1964年到1966年的三年时间里,洪都机械厂就生产并交付部队3789辆长江750三轮jy摩托车,为新中国强大的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1991年,洪都集团赞助的30辆洪都125摩托车被第十一届亚运会指定为“亚运交通先导车”。此外,长江750摩托车广泛应用于公安、工商、税务、森林防火、交通监理等系统的工作用车,驰骋于祖国大江南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00: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cj750l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9046
上面文字里说的洪都125 是不是就是这位链接中老哥的125这个样子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7 09: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7 10: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7 17: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7 20: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7 22: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81.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8 14: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8 00: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好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挎子联盟 ( 辽ICP备13001834号 )

GMT+8, 2024-6-10 03:32 , Processed in 0.26212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