挎子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新用户
搜索
查看: 1365|回复: 4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问题(喜欢我发的贴的朋友帮忙顶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7 19: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鸦片战争时期,清朝约有80万的军队,而刚开始时英国只不过只有数千军队到后来也不过增加到2万军队。那么这样巨大的军力差距清朝为什么就是打不过刚开始只有数千人后才增加到2万兵力的英国军队?从一直以来的传统的教育和观点是因为清军的武器太落后,清朝的吏治太腐败所导致。那么到底真相是怎么样的哪?
清朝的吏治腐败是有目共睹的,估计当时在广州的英商(东印度公司)应该在对政府的报告中有所提及。再看军队的装备上的问题。从枪械史上可以看到,当时全世界军队装备的都是前装的滑膛燧发枪。前装滑膛燧发枪的最大的射程在270米(300码),有效射程在90米(100码)。当时英军上校汉格在1814年写下过这么一段话:“如果一个士兵的枪膛是特别精致的话(制式的装备不会很好的,古代和现代是一样的)可以击中80码外的人形靶、甚至是100码;但是如果一个士兵用一支平常的步枪瞄准射击在150码之外的敌人,并且命中的话,那么那个敌人的真是不走运到了极点。用这种枪射击200码的目标的话,你还不如用它射击月亮为好,因为他们的机会是一样的。”可见当时的枪械质量。
前装滑膛燧发枪的射速也不高,它要经过许多步骤,在一个经过精良训练的士兵手中也不过能每分钟射击3-4发,这还是平时的射击成绩。在战场上能发射2发就已经是很不错了。而且士兵在战场上的失误比比皆是,通常是在慌乱中搞乱了装弹的顺序,每放发射药就先将弹头塞如了枪膛,发现后再退到队列的后面,慢慢的用刀将子弹挖出。还有的就是重复装弹,在1863年美国南北战争中的战场上就发现过上万支这样的步枪遗落在战场上。最少的被塞了2颗弹头,最多的一支步枪更叫人吃惊的是塞了23颗弹头。可见当时的步枪操作相当不方便。
当时的清军的装备;虽然没有放弃冷兵器如弓箭等,但是也装备了鸟枪和抬枪等等火器。其中装备最多的就是鸟枪,鸟枪也是属于前装滑膛枪,只不过用火绳来发射,在夜晚和潮湿的地方使用不便,射程也要比英军装备的步枪的射程要近一点,但是射速差不多也为每分钟2-3发。
综合上面的资料分析得出以下的结论:英军每分钟发射3发,命中率为90%;清军每分钟发射2发,命中率70%。假设两军的士兵数量相同的情况下,火力英军比清军强30%,命中率比清军高20%。这样的对比是可以在士兵的数量上来克服的。这还不算中国的弓箭。中国的弓箭是复合弓,一直领先于各国的弓,从元朝开始欧州各国就一直对中国的弓箭技术赞叹不止。当时在工业水平不高的情况上弓箭还是有这一定的优势的。中国宋朝的神臂弓最大的射程可以达到100米左右,普通的也达到80米左右。清朝的军队大致由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和绿林营等组成。弓箭一直就是清军的骄傲,弓箭的准确率在满蒙八旗兵手中的准确率还是很高的!再说当时还有相当的弩箭在清军种服役,弩箭的好处就不必多说了,它的准确率和力道要比弓箭强许多。发射速度在3-4枝/每分钟而且操作简单,当时曾经还有的部分保守的英国军人提出要恢复用英国的长弓装备部队。(英国的长弓也是以射程远而闻名的)
可见在轻武器上清军不比英军差多少,那么在重武器上哪?在火药传入欧洲之后,欧洲火器的发展就慢慢的超越了中国的火器。在元朝明朝初年中国的火器还是站在领先的位置上的。到了明朝中后期西方的火器质量开始超过了中国。这从明末进口红衣大炮防止努尔哈赤的大金军队,和清朝康熙皇帝命令汤若望制造神武大将军炮就可以看出。到了拿破仑时期,西方的炮兵技术和战术就远远超过了清朝。拿破仑的军队就是以炮兵称雄欧洲的!清军的火炮和英军的火炮的差距在重量、准确率、射程上。相同威力的火炮英军的火炮要比清军的炮轻了好多,在作战中清军的火炮移动的速度要比英军的火炮慢许多。在电影《林则徐》中可以看到,当时要移动一门要塞炮要多少人。而且野战炮的机动性要比要塞炮的机动性重要得多了(英军在和拿破仑的实战教育下战术有很大的提高)。在固定的地点如在虎门炮台清军的火力要比英军的火力强好多了,所以英军在虎门碰得焦头烂额。
清军的具体装备我没有查到,但是我相信在当时清军装备的抬枪、鸟枪、弓弩的数量大约在50%左右,因为这些军种还要有长枪兵和腰刀兵来保护。英军当时的步枪已经装备了刺刀,所以不用再派人来保护火枪兵,在相同数量士兵的前提下英军的火枪数量要比清军多。再加上当使用火枪兵的战术和当时清军的战术是由很大的差别的。清军还是以古老的阵法来出战的由各种装备不一,移动速度不一的兵种按照位置排列的,当要变阵时只能缓慢的移动,这样不免在移动中露出破绽。而英军的阵法是由几列横队,第一列跪资、第二列立资射击,其后的人站立装弹准备射击。当第一第二排的人射击后立刻退到队伍最后装弹,后面的人占据前面人的位置继续射击。这样的火力密集度就会大大的超过清军。而且在队伍的两侧会有散兵保护大队的侧翼安全。这样当发现清军战阵的破绽后可以很灵活的攻击。
清军虽然有80万军队,但是这些部队在当时的中国国土上四散分布(从新疆开始经蒙古直到满洲要防止俄国的威胁),在漫长的海岸线上清军的分布就处在了绝对的劣势。所以能在一次战斗中集结的部队并不多。这就出现了整体军力占优但是英军却能在局部占有很大的优势兵力。而英军的部队在广州吃亏之后就运动寻找真个海防线的薄弱点攻击,清朝的上层还没有要打仗的思想准备,又不能确定英军的具体进攻地点,不能调集重兵进行重点防御。(当时只准备在广州开仗,只有广州在林则徐的带领下做好了充分的战争准备工作,才没有被英军攻克。)当定海、宁波、镇江、大沽等地被英军攻克后才调兵支援,但是当清军从全国调兵后又因为交通不便,等到援军抵达了战场时已经是疲劳不堪,(最典型的就是当四川建昌、松潘的2000名士兵赶到时,英军已经休整了将近半年了)。但是当英军攻克这些地方在部队休整后又放弃了,没有占领这些地方。我想是因为军力不足和害怕清军调集重兵攻击。英军在军力上处于绝对的劣势,不能分兵,打不起消耗战。(在国共内战初期毛泽东就形象的做过与那时几乎相同的力量分析:‘蒋军人多但是要分兵把守,共军人少但是却能形成局部的数量优势’。)这样将兵东调西调的用疲兵攻击以逸待劳的兵力占优的英军会有好的结果吗!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清军在这次战争中的失败,武器因素并不是重要的,局部军力的对比也没有什么优势。清朝的失败主要是败在它的战略战术上,败在它的轻敌上,(当时中国的贸易还处在入钞阶段,天朝大国的思想控制着从道光皇帝到平民百姓的每一个人,这是从乾隆皇帝留下的骄傲思想,所以清朝的失败实际在乾隆时期就已经打下了基础。)败在情报工作上,败在它的制度上。再加上清朝上层没有下定决心与英军作战宣传力度又不够。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也就变的不足为怪了。
发表于 2011-4-8 00: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靠火器打到欧洲,又被欧洲人靠火器打回来
发表于 2011-5-11 16: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ZF,和清朝没什么不同了。。。。对老百姓苛刻对外献媚。。。呵呵!
发表于 2011-5-12 17: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知道为谁打仗,为什么打仗的士兵,才能打胜仗。
发表于 2011-9-13 23: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挎子联盟 ( 辽ICP备13001834号 )

GMT+8, 2024-11-13 14:22 , Processed in 0.23574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