挎子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新用户
搜索
查看: 389|回复: 1

大年初八的习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8 11: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列子》
春节民俗纷繁多样,但所有地方的民俗中,都包含“放生”的内容。在古人看来,春节并非只是人类的节日,它是人与自然共同的节日。
关于放生最早的记载,始于赵简子
,他是春秋时赵国人,喜欢大年初一放生,他认为:“正旦放生,示有恩也。”于是,邯郸人纷纷捕捉一种叫“鸠”的鸟,以满足其放生欲,赵为此厚赏献“鸠”人,直到他的门客发现,这等于是变相鼓励捉“鸠”,为好生而杀生,赵简子可谓愚人。
后代春节放生多选在初八,因为这一天是传说中谷子的生日,对于农耕社会来说,谷是命脉,这一天人们要观谷、食谷和养谷。城里人需带着孩子到农村看如何种谷,如何从事农业生产。鸟是吃谷的,会抢夺人的收成,所以这一天要放生(主要是鸟和鱼),表达好生之德,同时也贿赂一下鸟类,让它们嘴下留情。
《帝京景物略》中说:“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笼禽雀、盆鱼虾、筐螺蚌……数千相向,纵羽空飞,孽着落屋上,移时乃去,水之类投皇城金水河中网罟笋饵所希至。”
放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善意,而不打捞、捕捉放生的动物,更体现了敬畏之心,有了善意与敬畏之心,和谐才会有保障。选择放生,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初八是顺星之日,可以让星宿看到自己的善行。依照道教的说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决定着一年的命运,初八是“诸星下界”之日,此日要祭祀星君,求得保佑。如今人们都是正月十五吃元宵,其实是正月初八吃,以示圆满。
有趣的是,古人到郊区,多是为了表达对自然的尊重而去,不仅要放生,还要提供多余的食物给野生动物们吃,在没有汽车的年代,带孩子下乡是件很累的事。如今有了汽车,人们到郊区留下许多垃圾之外,还要放鞭炮,把野生动物吓得四散奔逃。传统的春节本来也是野生动物们的节日,如今只剩下人类单方面的庆典。
都市的节奏,令年节无法像过去那样轻松,老北京一个月的新年活动,如今基本止于初八。如果是从吃到吃,这八天也堪称疲惫。今天的人很难理解,古人为什么能过一个月节,也不会感到空虚。当人与自然的和谐逝去时,我们就无法理解过去,但很少有人反躬自问:这种和谐所带来的愉悦,如何才能修复?
初八这一天,在春节来讲主要是“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说:“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笼禽雀、盆鱼虾、筐螺蚌,罗堂前,僧做梵语,数千相向,纵羽空飞,孽着落屋上,移时乃去,水之类投皇城金水河中网罟笋饵所希至。”初八放生,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春节习俗:正月初八 谷日/顺星

  谷日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顺星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神码前陈放着用香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或用49盏,或用108盏,点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发表于 2009-2-8 13: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victor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挎子联盟 ( 辽ICP备13001834号 )

GMT+8, 2025-2-6 13:15 , Processed in 0.10976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