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匹 发表于 2006-10-20 16:55:12

战前苏联摩托车的起源(转无忌天线宝宝)

文章原名Origins of the Just Pre-WWⅡ Soviet Motorcycles(战前苏联摩托车的起源),文章来自Cossack Owners Club,这是一家1973年在英国注册的摩托车骑手俱乐部,会员驾驶的是前苏联摩托车以及源自二战前BMW R71技术的车型,文章很深入地探讨分析了M72的渊源,关于苏联M72的技术来源一直有两种对立意见:非法走私并测绘仿制、合法技术授权。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长江的血缘的合法性,每一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车车来历不正,尽管我们是从苏联老大哥那里合法得到的技术,如果苏联是剽窃他人的,我们也就说不清了。好在是本文的作者Peter J Ballard(名字似乎不是一个俄罗斯人)通过认真研究,认为M72是得到战前德国政府合法授权而生产的,它的研究结论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技术复杂,非法测绘仿制很难,否则苏联早就完全有能力研制自己的军用车;2、战前苏德莫罗托夫-冯里宾托普协约中的技术转让条款涉及到航空引擎、运输车辆等技术,航空技术都可以转让,普通的运输车辆应该也可以;3、德国当时有更先进的边轮驱动大马力顶置凸轮轴技术,急于投产,向外转移落后的技术是顺水人情;4、如果是仿制,仿制过程中就必须进行研究,也就会有很多技术改动,但是没有;5、德国有军队专用车R12可供仿制;6、德国有更为先进的技术可供仿制;7、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支持合法授权的结论。以下是正文,翻译可能会有笔误。<BR><BR>二战前苏联摩托车的起源<BR>一、德国摩托车<BR>德国在1938年至1941年期间生产过BMW R71,但也仅仅是生产2000台样品。这种750CC的R71只是BMW带有边阀引擎系列中的最后一款,由它替代1935年的R12——也是750cc,二战中生产了约36000辆。R71混合了多种车型的特征,包括一个钢管车架(圆形和椭圆形的至今仍在乌拉尔和第聂伯车型上使用),相对于R12所使用的更为便宜的冲压钢制车架和18马力引擎,它拥有22马力的引擎。由于德国军方更喜欢拥有冲压钢制车架的R12车型,因此M71主要瞄准欧洲的民用市场。带有顶置气阀的R66,600cc机器也在1938至1941年之间生产,相对于R71的22马力引擎,它能在5300rpm时产生30马力的动力,这的确更能吸引单机用户。1941年军方仅仅定购两轮的顶置凸轮轴式R75,它能产生26马力的动力,带有高低四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变速箱,共生产了16500台。<BR>二、苏联M72这种车型是合法授权还是非法的?<BR>这的确是个问题,这些车型是否获得德国工厂的许可?还是得到德国政府或工厂的帮助而获得授权生产。这篇文章把注意力集中在BMW的基本车型,而不是DKW的基本车型。这是由于作者集中精力研究BMW起源的缘故。<BR>三、获得授权的其他证据:<BR>1980和1990年间的许多权威作者的研究著作声明:像1940年的老的摩托车杂志说得那样,M72曾经获得授权。然而这种声明的支持证据从来没有被提供过。持这种观点的作者迄今没有更多进展。目前居住在英格兰的一名俄罗斯老人口头上说他们获得过授权,但没有提供证据,以我的观点,值得记录下来。<BR>四、俄罗斯IMZ Ural工厂所作的声明:<BR>IMZ Ural工厂的立场是:他们大概在1940年经由斯堪的纳维亚通过中间人获得几台R71样品,他们被作为满足苏联军方军事需求的合适的机器。苏联红军曾经提出过对此先进军用摩托车的需求。这种民用版的BMW R71被认为是同军用的BMW R12具有同样性能的合适装备。从这几台样品复制出的M72在苏联的六个工厂投入生产。然而他们的声明还有许多疑问。核对档案证据是十分困难的,主要有以下原因:<BR>1、这些证据目前在莫斯科的原苏联档案里;<BR>2、这些证据有的在1940年的IMZ(Irbit摩托车厂)工厂里,现在的乌拉尔摩托车厂不在其中,它始建于1941年)<BR>3、纳粹帝国的档案几乎不可能存在;<BR>4、BMW的档案也几乎不可能存在,它被毁灭性的破坏掉。<BR>五、如果真是得到授权而复制,为何现在IMZ的声明正好相反?相对于从邻居那里偷来东西,而邻居却无能为力这种观点而言,苏联民众似乎更容易接受这样一种事实:自己的工程师们从德国获得帮助,反过来去对抗德国,这样似乎能赢得较多的尊重。<BR>六、复制一台机器并大量生产很容易吗?<BR>手工复制几台样品是一种需要细心的体力活,它有可能工作的不错。然而大批量生产高稳定性的产品则需要大量的工作,诸如图纸和性能研究。例如:<BR>1、零件材料性能很重要,如活塞,在高温下会膨胀,即使BMW的活塞被测量的再精确,如果铝合金材料不一样,在M72上工作状态也会不一样。德国的铝合金技术非常高,可以看一看他们的飞机制造技术。苏联的材料可能就不太好,看一看他们的产品所经常出现的材料问题,气门弹簧、齿轮箱零件等。<BR>2、需要设计许多冲压工具,要考虑到零件冲压过程中脱开模具时的反弹等因素,这些冲模用来生产诸如减震套筒、油箱、挡泥板等,富有经验的设计师有可能设计出这些冲模,但是,有了图纸或者原来的冲模就会更容易些。<BR>3、浇铸和压铸模具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不同材料的冷却收缩率。没有现成的模具设计图纸也有可能自主设计,但是如果有现成的,工作就会更容易一些。<BR>4、所有运动部件之间的清洁也要考虑,以避免高温运动时发生损伤。<BR>以我的观点来看,重新生成这种具有精确公差的零件和模具图纸、以及大批量生产它们是一个繁重的任务。因此得到这些模具的设计或制造者,在不同的工厂里大批量去制造这些模具,用这些模具去生产零件,就能制造出高质量的机器。需要大量的设计师、模具工程师、材料专家去做这些工作。如果他们有现成的专家去做这些工作,为何他们不自己去设计并生产自己的高质量产品呢?<BR>设计并建造一个复杂的模具生产线是一个很大的工作。M72有一些零件很复杂,这些都需要十分特殊的模具和制造技术。<BR>七、为何在仿制过程中某些复杂零件没有进行简单化设计?<BR>第一个M72复制品同BMWR71十分接近,尽管不完全一样但是属于同样的设计,如果使某些复杂的零件仅仅变得更加简单、便宜的话,在接下来的20年里将缺乏吸引力。在不降低质量和性能的前提下,一开始好像并没有做出努力进行简单化设计,而在复制阶段,这是很重要的因素。甚至较高的终级传动比3.89:1也被原样复制下来并且投入军用产品,几年之后,他们才改为4.625:1的终极传动比,而这个传动比是1938年的BMWR6,R51,R61所共同采用的。<BR>几个复杂的设计特征被复制下来:<BR>1、顶部的减震套筒最初是椭圆锥形的,后来这些被简化成圆锥形的,复杂的椭圆锥形套筒本来是要出现在1930年的德国高技术艺术型的机器上的,富裕的德国客户将会为此支付费用,但在苏联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出现!<BR>2、减震上部连接板最初是中空的轻型铸件,后来变成了有加强筋的设计,最初为何不这样做以节省模具和制造工时?<BR>3、R71和最初的M72的左右脚踏是不一样的,右边的长一些,因而使右脚偏后一些从而适应靠后一些的右部气缸,后来,M72的左右长度一致起来,使得配件种类和模具减半,为何在一开始时不做这些小的改动?<BR>八、苏联为何采用民用版的R71作为军用车而不是军用BMW R12?<BR>民用版的R71在欧洲的私人用户那里得到使用是理所应当的。军用的BMW R12也被作为民用或警用产品,军用版的R12更适合作为军用车辆被赠给苏联吗?考虑一下制造R12高载荷冲压车架的工具和复杂工艺,管状车架更容易制造。如果苏联只想要军用车型的设计图纸,那末R12更适用一些。但是如果他们想要机器和模具等,R71更合适,因为那些机器在德国销售状况并不好,BMW能够负担机器和工具的费用。<BR>九、为何不复制更为先进的BMW R66顶置凸轮轴机器,而选择陈旧的型号?<BR>苏联肯定知道有更先进的BMW 600cc R66顶置凸轮轴机器,但他们没有那样做,这的确很奇怪,不知他们是否有计划窃取更为先进的图纸。当然,苏联占领东德BMW工厂之后拿走了R66的图纸。<BR>十、BMW被强制向苏联输出车辆设计图纸吗?<BR>1939年至1941年之间,苏联和德国之间签订了一些条约。他们主要由苏联外交部长莫罗托夫和德国外交部长冯 里宾托普负责签订,这些条约涉及土地、黄金、技术。 简而言之,苏联向德国提供黄金、原材料并确保不干涉德国入侵波兰,作为交换,德国向苏联提供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包括航空、船用引擎、铁路设施、发电机组并将得到改进技术、车辆技术。德国用这些原材料制造武器,用黄金从中立国瑞士那里购买武器制造设备(有意思的是,瑞士否认二战后对他们的指控,瑞士被认为向纳粹德国提供帮助从而间接延长了战争,作为交换,他们得到了黄金和煤。他们说自己并没有支持德国,如果盟军愿意他们也可以买到武器)。<BR>英国的历史学家正在研究这些技术转让的内容和其它一些条约,他们正通过不同渠道寻找俄罗斯的档案,这些都由Cossack Owners Club(一家在英国注册的俱乐部,哥萨克骑士俱乐部)提供赞助。<BR>如果BMW被强迫向苏联人提供设计图纸,那他们会选择呢一种?他们肯定会选择提供民用版本。因为他们不会向苏联提供军用装备,德国知道早晚会同苏联开战。他们会选择使用落后边阀技术的机器而不是先进的顶置凸轮轴、动力更大的机器,由于它会被其他机器取代因而在1941年就会停产。哪种车型会满足这些标准?R71。我认为它们都是很好的设计,BMW的系列产品在设计、工艺、材料方面有很强的通用性,耐久性和可靠性也很一致。希特勒也同意在苏联生产R71产品,以便德国可以买回便宜的产品以投入军用,1939年BMW的两轮驱动R75 正在准备批量生产,R12也正由德国军队使用,他们仍旧需要备件和新的R12。R71生产线被转移到苏联以后,就会有空余的厂房用于R75的生产。还有一种说法是:向苏联转移R71,在那里为德国生产军用车辆以便避免1919年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制裁,这一理由有点站不住脚。凡尔赛和约要求德国不能生产军用装备,而德国当时正在生产军用R12,并且正准备投产R75型,这两个车型均违背了凡尔赛和约条款。<BR>十一、谁当时在场?<BR>最近的一位摩托车历史研究学者Erwin Tragatsch的著作里有一条信息,我没有见到,所以我不能断定。“一位叫serjukow的俄罗斯航空工程师1935年至1940年期间在慕尼黑BMW工厂里工作”。也就是说:作为莫罗托夫、冯里宾托普协约的一部分,BMW当时正在帮助苏联建造航空引擎。“R71被选来在苏联生产”。还不太清楚究竟是谁选择了它,要不就是苏联要不就是德国政府。“Serjukow可以接近R71图纸和零件,因为这并不是最先进的”。R71销售情况并不好,同时它和早期设计的R12一起生产,把R71的生产线转移出去,而R12并不停产,这样也会给R75更多的生产空间——到1946年,R75已经生产了16500辆。“Serjukow把几辆R71运回苏联用于分析研究”。俄罗斯人十分肯定他们得到了五辆R71用于考核。<BR>对于战前俄罗斯工程师介入BMW我没有其它的参考材料。战后许多工作继续进行,苏联在占领德国的过程中占据了许多德国工厂,并得到赔偿,战后他们得到许多的工业设备、技术和产品。<BR>十二、如果得到合法的授权,为何还要模仿?<BR>当苏联花费巨额资金从德国购买机器设备、轿车和卡车设计技术(官方文件上说的是“车辆”,因此应该包括摩托车)的时候,为何还要不嫌麻烦的非法仿制R71?这的确没有一点意义。苏联甚至有专门的工程师在BMW工厂工作,为的是开展航空引擎技术转让。要知道,BMW的主业是航空工业,民用的R71并不成功,对希特勒的作战计划也没有多大作用。当航空技术正在转让的时候,同样的技术转让应该可以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偷窃R71是没有意义的。<BR>十三、BMW说什莫?<BR>2002年解密的文件可以证明:没有证据显示R71是否得到授权,但是许多文件在二战时期遗失,同样无法证明苏联没有得到授权。有意思的是,仍有许多记录显示,战前BMW受多世界上许多公司的专利侵权,但并没有指出是苏联。BMW公司自己也不能排除这中间有合法生产的可能性。<BR>十四、战后的技术转让<BR>战后盟军占领BMW,BMW也不得不成为向盟军赔偿的一部分,虽然苏联占领了柏林的BMW工厂(包括核以及V2火箭研究中心和工程师),慕尼黑BMW却被合法剥离出去。BMW在1946年1月至6月生产了少量的R75样品(大概八台被运到了苏联),苏联边轮驱动的M73原型开始投入使用。从柏林BMW工厂得到的机器设备在苏联投入使用,连同BMW顶置凸轮轴技术的500-600cc一起投入生产,这就是我们现在喜欢的顶置凸轮轴式乌拉尔的基本来源。当1950年M72被转移给中国时(可能有笔误),通过这种方式以及战前可能发生的技术转让得到的部分机器设备也被转移到了中国,事实上,根据美国负责从中国进口长江产品的进口商提供的信息,直到1990年,中国工厂里仍旧有BMW的机器设备。<BR>十五、以下是俄罗斯摩托车杂志《MOTO》的一篇文章:<BR>“BMWR71的继任者”<BR>战后不久,莫斯科有一个摩托车展览——哈雷、黑色的BMW、红色的摩托古齐、绿的印第安。然而M72的整体黑色、镀铬外表,稳定的运转并不引人注目。发动机运转速度很低——仅在边三轮上能够听到,很低的压缩比(5.5:1),边阀技术,那些较缓和的凸轮形状可以解释这些。1954年,这种机器才投入民用。它有很多功效,1941年开始输出(可能有笔误)。<BR>BMW R71使德国军队拥有了许多优势。<BR>苏联红军的I Dyumulim将军十分赞同摩托车在军事上的应用,但是由于他对德国人的态度使他备受批评,1941年他在战斗中牺牲。<BR>莫斯科Velocipede工厂是主要的生产企业,其他的主要生产配件,许多技术参数的精确性和先进性对苏联人来说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最终的苏联BMWR72(M72是后来的术语)和1970年的菲亚特124的贡献是一样的。<BR>双管车架、脚变速、伸缩式前叉、双缸双化油器、都是一些新奇的特征。尽管双缸有时会触地,但是双缸的设置确保了整车的平衡和低重心。当驾驶单机行驶的时候汽缸头的宽度(603mm)有些不方便。空气滤清器和发电机均涂有防锈漆,左汽缸相对于右汽缸的位置靠前39.2mm,为减少曲轴箱的尺寸,曲轴上设计有两个主轴承和一个较薄的中央腹板,后者在较高的压力下容易破裂,尽管它是用高质量的钢材制造。<BR>主要问题是:双缸化油器的平衡难以调整一致,空气滤清器效率不高,易造成汽缸磨损,辐条不很可靠。手把指向里面而不是外面是一个进步,由于战争,莫斯科工厂转移到了Irbit,红军接管了工厂,但是质量和性能并没有发生变化。<BR>1942年由于材料短缺,铸铁替代了铝制零件,1946年双碟离合器代替了单碟离合器,后驱动由3.89:1改进为4.625:1,尽管损失了一些速度,油耗有所升高,但是动力也得到提升。<BR>其它工厂也生产M72,并且对他进行了逐步的技术改进。少数轻便型的车型(M72K)专用于运动俱乐部,有些改动:例如前减震、取消头灯、永磁发电机、电池等。<BR>Kiev生产的M72H安装了前导向铰接式前悬挂,这种设计后来被许多国外公司仿效。<BR>K750带来了最大的技术改进:新的汽缸头,增加了压力,带有通气装置的空气滤清器,活塞上安装了两道油环。后悬挂改进为液压减震器,带有弹簧的新型边斗。<BR>随着K750-M后摇臂改为伸缩式液压减震,边阀引擎最终在1980年被停产。1941年的这一代产品最终寿终正寝。而在中国,来自苏联的M72依旧在生产,它被称为长江,甚至出口国外。<BR>十六、注意一下新的车辆附带的性能数据,这提醒我,苏联人拥有BMW的设计和制造参数,而不仅仅是几个二手样品,当然有可能手册是抄袭的,然而设计难以抄袭。<BR>十七、真相?<BR>我们希望进一步的研究能够解开真相,但是很难。以我的观点,即使有IMZ的声明,我作为一名工程师还是相信M72获得了合法授权,而不仅仅是拆解、测绘了几个样品。在苏联国土上没有更多的尝试去发展R71,或者使它更廉价一些。更多先进的BMW产品没有被仿制以接替逐渐废弃的R71。我将继续关注。<BR>十八、其它研究者关于源自BMW的俄罗斯摩托车的一些研究参考文献:<BR>1、1977年L.J.K.Setright著:《the story of BMW motorcycle》第103页:“乌拉尔发动机就是R66,车架是R67或R52的”。他没有注意到战前R71的来源,仅仅假设它来自于战后盟军接收的BMW Eisenach Dixi 工厂。<BR>2、1982年 Roy Bacon著《BMW Twin snd singles》 ,有意思的是,169页一幅图片被描述成M53,而它好像是带有顶置凸轮轴的K750,很不幸的是,他把乌拉尔版本定在1970年,它以BMW R66引擎和R50带有摇臂悬挂的车架为基础而制造的,他说:爱好者们在俄罗斯引擎上使用BMW零件,当然,那恰恰相反。<BR>3、Roy Bacon著《millitary motorcycle of WWⅡ》 第152页,指出“M72水平双缸比DKW更接近它的德国原型,由于它以BMWR71为仿制原型,1939年,在德国授权的情况下,在莫斯科的Iskra Zavod 投产,1941年整个工程搬迁到Ural Irbit”。<BR>4、关于军用摩托的一本不知名的书介绍 “二战爆发之前,M72军用车型诞生了,它很像那个时代的BMW,以各种各样的样式投入生产,1938-1939年之间,俄罗斯人直接从BMW购买了工厂设备和技术授权,开始生产BMWR71,首个产品被命名为M71,M代表莫斯科,71直接取自BMW的车型代号”。<BR>5、Stefan Knittel 和Roland Slabon著《Illustrated BMW Motorcycle Buyer Guide》第39页,“有一种叫M72的仿制品,获得授权后于1939年在莫斯科投产”。说明了这种车的真正起源。<BR>6、1949年2月10日的《The Motorcycle》第115页 “最终的边三轮装备是GMZ(可能指高尔基摩托车厂)生产的M71,来自于BMW R71边阀引擎技术,这种车型是在得到BMW授权的情况下开始生产的”。<BR>7、David Ansell1985年出版的《The Millitary Motorcycle》指出,“战争早期,莫斯科国家工厂开生产军用的M72,他与BMW的R71十分相近,从1939年开始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作为M71在苏联组装生产。<BR>8、David Ansell1996年出版的《The Millitary Motorcycle》指出: “1938年,BMW R71采用了R12的750cc 78*78引擎,这是最后一种采用边阀设计的引擎。接下来的一年里,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俄罗斯人开始生产R71,后来,在1941年工厂全部搬迁到Ural,在那里R71变成了M72。<BR>9、Erwin Tragatsch 在一本著名的杂志里提到:他相信一名俄罗斯航空工程师在1935至1940年在BMW工作期间得到了R71的设计图纸、零件和样品。<BR>有许多专业的摩托车历史研究人员相信M72是得到授权生产的而不是偷来的。当然很有可能他们阅读过1949年2月10日的摩托车杂志,复制了一个并无根据的实事,但他们的确都是很有声望的学者。<BR><BR>2002年12月12日Peter J Ballard <BR><BR>

40匹 发表于 2006-10-20 16:55:12

战前苏联摩托车的起源(转无忌天线宝宝)

文章原名Origins of the Just Pre-WWⅡ Soviet Motorcycles(战前苏联摩托车的起源),文章来自Cossack Owners Club,这是一家1973年在英国注册的摩托车骑手俱乐部,会员驾驶的是前苏联摩托车以及源自二战前BMW R71技术的车型,文章很深入地探讨分析了M72的渊源,关于苏联M72的技术来源一直有两种对立意见:非法走私并测绘仿制、合法技术授权。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长江的血缘的合法性,每一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车车来历不正,尽管我们是从苏联老大哥那里合法得到的技术,如果苏联是剽窃他人的,我们也就说不清了。好在是本文的作者Peter J Ballard(名字似乎不是一个俄罗斯人)通过认真研究,认为M72是得到战前德国政府合法授权而生产的,它的研究结论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技术复杂,非法测绘仿制很难,否则苏联早就完全有能力研制自己的军用车;2、战前苏德莫罗托夫-冯里宾托普协约中的技术转让条款涉及到航空引擎、运输车辆等技术,航空技术都可以转让,普通的运输车辆应该也可以;3、德国当时有更先进的边轮驱动大马力顶置凸轮轴技术,急于投产,向外转移落后的技术是顺水人情;4、如果是仿制,仿制过程中就必须进行研究,也就会有很多技术改动,但是没有;5、德国有军队专用车R12可供仿制;6、德国有更为先进的技术可供仿制;7、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支持合法授权的结论。以下是正文,翻译可能会有笔误。<BR><BR>二战前苏联摩托车的起源<BR>一、德国摩托车<BR>德国在1938年至1941年期间生产过BMW R71,但也仅仅是生产2000台样品。这种750CC的R71只是BMW带有边阀引擎系列中的最后一款,由它替代1935年的R12——也是750cc,二战中生产了约36000辆。R71混合了多种车型的特征,包括一个钢管车架(圆形和椭圆形的至今仍在乌拉尔和第聂伯车型上使用),相对于R12所使用的更为便宜的冲压钢制车架和18马力引擎,它拥有22马力的引擎。由于德国军方更喜欢拥有冲压钢制车架的R12车型,因此M71主要瞄准欧洲的民用市场。带有顶置气阀的R66,600cc机器也在1938至1941年之间生产,相对于R71的22马力引擎,它能在5300rpm时产生30马力的动力,这的确更能吸引单机用户。1941年军方仅仅定购两轮的顶置凸轮轴式R75,它能产生26马力的动力,带有高低四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变速箱,共生产了16500台。<BR>二、苏联M72这种车型是合法授权还是非法的?<BR>这的确是个问题,这些车型是否获得德国工厂的许可?还是得到德国政府或工厂的帮助而获得授权生产。这篇文章把注意力集中在BMW的基本车型,而不是DKW的基本车型。这是由于作者集中精力研究BMW起源的缘故。<BR>三、获得授权的其他证据:<BR>1980和1990年间的许多权威作者的研究著作声明:像1940年的老的摩托车杂志说得那样,M72曾经获得授权。然而这种声明的支持证据从来没有被提供过。持这种观点的作者迄今没有更多进展。目前居住在英格兰的一名俄罗斯老人口头上说他们获得过授权,但没有提供证据,以我的观点,值得记录下来。<BR>四、俄罗斯IMZ Ural工厂所作的声明:<BR>IMZ Ural工厂的立场是:他们大概在1940年经由斯堪的纳维亚通过中间人获得几台R71样品,他们被作为满足苏联军方军事需求的合适的机器。苏联红军曾经提出过对此先进军用摩托车的需求。这种民用版的BMW R71被认为是同军用的BMW R12具有同样性能的合适装备。从这几台样品复制出的M72在苏联的六个工厂投入生产。然而他们的声明还有许多疑问。核对档案证据是十分困难的,主要有以下原因:<BR>1、这些证据目前在莫斯科的原苏联档案里;<BR>2、这些证据有的在1940年的IMZ(Irbit摩托车厂)工厂里,现在的乌拉尔摩托车厂不在其中,它始建于1941年)<BR>3、纳粹帝国的档案几乎不可能存在;<BR>4、BMW的档案也几乎不可能存在,它被毁灭性的破坏掉。<BR>五、如果真是得到授权而复制,为何现在IMZ的声明正好相反?相对于从邻居那里偷来东西,而邻居却无能为力这种观点而言,苏联民众似乎更容易接受这样一种事实:自己的工程师们从德国获得帮助,反过来去对抗德国,这样似乎能赢得较多的尊重。<BR>六、复制一台机器并大量生产很容易吗?<BR>手工复制几台样品是一种需要细心的体力活,它有可能工作的不错。然而大批量生产高稳定性的产品则需要大量的工作,诸如图纸和性能研究。例如:<BR>1、零件材料性能很重要,如活塞,在高温下会膨胀,即使BMW的活塞被测量的再精确,如果铝合金材料不一样,在M72上工作状态也会不一样。德国的铝合金技术非常高,可以看一看他们的飞机制造技术。苏联的材料可能就不太好,看一看他们的产品所经常出现的材料问题,气门弹簧、齿轮箱零件等。<BR>2、需要设计许多冲压工具,要考虑到零件冲压过程中脱开模具时的反弹等因素,这些冲模用来生产诸如减震套筒、油箱、挡泥板等,富有经验的设计师有可能设计出这些冲模,但是,有了图纸或者原来的冲模就会更容易些。<BR>3、浇铸和压铸模具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不同材料的冷却收缩率。没有现成的模具设计图纸也有可能自主设计,但是如果有现成的,工作就会更容易一些。<BR>4、所有运动部件之间的清洁也要考虑,以避免高温运动时发生损伤。<BR>以我的观点来看,重新生成这种具有精确公差的零件和模具图纸、以及大批量生产它们是一个繁重的任务。因此得到这些模具的设计或制造者,在不同的工厂里大批量去制造这些模具,用这些模具去生产零件,就能制造出高质量的机器。需要大量的设计师、模具工程师、材料专家去做这些工作。如果他们有现成的专家去做这些工作,为何他们不自己去设计并生产自己的高质量产品呢?<BR>设计并建造一个复杂的模具生产线是一个很大的工作。M72有一些零件很复杂,这些都需要十分特殊的模具和制造技术。<BR>七、为何在仿制过程中某些复杂零件没有进行简单化设计?<BR>第一个M72复制品同BMWR71十分接近,尽管不完全一样但是属于同样的设计,如果使某些复杂的零件仅仅变得更加简单、便宜的话,在接下来的20年里将缺乏吸引力。在不降低质量和性能的前提下,一开始好像并没有做出努力进行简单化设计,而在复制阶段,这是很重要的因素。甚至较高的终级传动比3.89:1也被原样复制下来并且投入军用产品,几年之后,他们才改为4.625:1的终极传动比,而这个传动比是1938年的BMWR6,R51,R61所共同采用的。<BR>几个复杂的设计特征被复制下来:<BR>1、顶部的减震套筒最初是椭圆锥形的,后来这些被简化成圆锥形的,复杂的椭圆锥形套筒本来是要出现在1930年的德国高技术艺术型的机器上的,富裕的德国客户将会为此支付费用,但在苏联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出现!<BR>2、减震上部连接板最初是中空的轻型铸件,后来变成了有加强筋的设计,最初为何不这样做以节省模具和制造工时?<BR>3、R71和最初的M72的左右脚踏是不一样的,右边的长一些,因而使右脚偏后一些从而适应靠后一些的右部气缸,后来,M72的左右长度一致起来,使得配件种类和模具减半,为何在一开始时不做这些小的改动?<BR>八、苏联为何采用民用版的R71作为军用车而不是军用BMW R12?<BR>民用版的R71在欧洲的私人用户那里得到使用是理所应当的。军用的BMW R12也被作为民用或警用产品,军用版的R12更适合作为军用车辆被赠给苏联吗?考虑一下制造R12高载荷冲压车架的工具和复杂工艺,管状车架更容易制造。如果苏联只想要军用车型的设计图纸,那末R12更适用一些。但是如果他们想要机器和模具等,R71更合适,因为那些机器在德国销售状况并不好,BMW能够负担机器和工具的费用。<BR>九、为何不复制更为先进的BMW R66顶置凸轮轴机器,而选择陈旧的型号?<BR>苏联肯定知道有更先进的BMW 600cc R66顶置凸轮轴机器,但他们没有那样做,这的确很奇怪,不知他们是否有计划窃取更为先进的图纸。当然,苏联占领东德BMW工厂之后拿走了R66的图纸。<BR>十、BMW被强制向苏联输出车辆设计图纸吗?<BR>1939年至1941年之间,苏联和德国之间签订了一些条约。他们主要由苏联外交部长莫罗托夫和德国外交部长冯 里宾托普负责签订,这些条约涉及土地、黄金、技术。 简而言之,苏联向德国提供黄金、原材料并确保不干涉德国入侵波兰,作为交换,德国向苏联提供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包括航空、船用引擎、铁路设施、发电机组并将得到改进技术、车辆技术。德国用这些原材料制造武器,用黄金从中立国瑞士那里购买武器制造设备(有意思的是,瑞士否认二战后对他们的指控,瑞士被认为向纳粹德国提供帮助从而间接延长了战争,作为交换,他们得到了黄金和煤。他们说自己并没有支持德国,如果盟军愿意他们也可以买到武器)。<BR>英国的历史学家正在研究这些技术转让的内容和其它一些条约,他们正通过不同渠道寻找俄罗斯的档案,这些都由Cossack Owners Club(一家在英国注册的俱乐部,哥萨克骑士俱乐部)提供赞助。<BR>如果BMW被强迫向苏联人提供设计图纸,那他们会选择呢一种?他们肯定会选择提供民用版本。因为他们不会向苏联提供军用装备,德国知道早晚会同苏联开战。他们会选择使用落后边阀技术的机器而不是先进的顶置凸轮轴、动力更大的机器,由于它会被其他机器取代因而在1941年就会停产。哪种车型会满足这些标准?R71。我认为它们都是很好的设计,BMW的系列产品在设计、工艺、材料方面有很强的通用性,耐久性和可靠性也很一致。希特勒也同意在苏联生产R71产品,以便德国可以买回便宜的产品以投入军用,1939年BMW的两轮驱动R75 正在准备批量生产,R12也正由德国军队使用,他们仍旧需要备件和新的R12。R71生产线被转移到苏联以后,就会有空余的厂房用于R75的生产。还有一种说法是:向苏联转移R71,在那里为德国生产军用车辆以便避免1919年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制裁,这一理由有点站不住脚。凡尔赛和约要求德国不能生产军用装备,而德国当时正在生产军用R12,并且正准备投产R75型,这两个车型均违背了凡尔赛和约条款。<BR>十一、谁当时在场?<BR>最近的一位摩托车历史研究学者Erwin Tragatsch的著作里有一条信息,我没有见到,所以我不能断定。“一位叫serjukow的俄罗斯航空工程师1935年至1940年期间在慕尼黑BMW工厂里工作”。也就是说:作为莫罗托夫、冯里宾托普协约的一部分,BMW当时正在帮助苏联建造航空引擎。“R71被选来在苏联生产”。还不太清楚究竟是谁选择了它,要不就是苏联要不就是德国政府。“Serjukow可以接近R71图纸和零件,因为这并不是最先进的”。R71销售情况并不好,同时它和早期设计的R12一起生产,把R71的生产线转移出去,而R12并不停产,这样也会给R75更多的生产空间——到1946年,R75已经生产了16500辆。“Serjukow把几辆R71运回苏联用于分析研究”。俄罗斯人十分肯定他们得到了五辆R71用于考核。<BR>对于战前俄罗斯工程师介入BMW我没有其它的参考材料。战后许多工作继续进行,苏联在占领德国的过程中占据了许多德国工厂,并得到赔偿,战后他们得到许多的工业设备、技术和产品。<BR>十二、如果得到合法的授权,为何还要模仿?<BR>当苏联花费巨额资金从德国购买机器设备、轿车和卡车设计技术(官方文件上说的是“车辆”,因此应该包括摩托车)的时候,为何还要不嫌麻烦的非法仿制R71?这的确没有一点意义。苏联甚至有专门的工程师在BMW工厂工作,为的是开展航空引擎技术转让。要知道,BMW的主业是航空工业,民用的R71并不成功,对希特勒的作战计划也没有多大作用。当航空技术正在转让的时候,同样的技术转让应该可以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偷窃R71是没有意义的。<BR>十三、BMW说什莫?<BR>2002年解密的文件可以证明:没有证据显示R71是否得到授权,但是许多文件在二战时期遗失,同样无法证明苏联没有得到授权。有意思的是,仍有许多记录显示,战前BMW受多世界上许多公司的专利侵权,但并没有指出是苏联。BMW公司自己也不能排除这中间有合法生产的可能性。<BR>十四、战后的技术转让<BR>战后盟军占领BMW,BMW也不得不成为向盟军赔偿的一部分,虽然苏联占领了柏林的BMW工厂(包括核以及V2火箭研究中心和工程师),慕尼黑BMW却被合法剥离出去。BMW在1946年1月至6月生产了少量的R75样品(大概八台被运到了苏联),苏联边轮驱动的M73原型开始投入使用。从柏林BMW工厂得到的机器设备在苏联投入使用,连同BMW顶置凸轮轴技术的500-600cc一起投入生产,这就是我们现在喜欢的顶置凸轮轴式乌拉尔的基本来源。当1950年M72被转移给中国时(可能有笔误),通过这种方式以及战前可能发生的技术转让得到的部分机器设备也被转移到了中国,事实上,根据美国负责从中国进口长江产品的进口商提供的信息,直到1990年,中国工厂里仍旧有BMW的机器设备。<BR>十五、以下是俄罗斯摩托车杂志《MOTO》的一篇文章:<BR>“BMWR71的继任者”<BR>战后不久,莫斯科有一个摩托车展览——哈雷、黑色的BMW、红色的摩托古齐、绿的印第安。然而M72的整体黑色、镀铬外表,稳定的运转并不引人注目。发动机运转速度很低——仅在边三轮上能够听到,很低的压缩比(5.5:1),边阀技术,那些较缓和的凸轮形状可以解释这些。1954年,这种机器才投入民用。它有很多功效,1941年开始输出(可能有笔误)。<BR>BMW R71使德国军队拥有了许多优势。<BR>苏联红军的I Dyumulim将军十分赞同摩托车在军事上的应用,但是由于他对德国人的态度使他备受批评,1941年他在战斗中牺牲。<BR>莫斯科Velocipede工厂是主要的生产企业,其他的主要生产配件,许多技术参数的精确性和先进性对苏联人来说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最终的苏联BMWR72(M72是后来的术语)和1970年的菲亚特124的贡献是一样的。<BR>双管车架、脚变速、伸缩式前叉、双缸双化油器、都是一些新奇的特征。尽管双缸有时会触地,但是双缸的设置确保了整车的平衡和低重心。当驾驶单机行驶的时候汽缸头的宽度(603mm)有些不方便。空气滤清器和发电机均涂有防锈漆,左汽缸相对于右汽缸的位置靠前39.2mm,为减少曲轴箱的尺寸,曲轴上设计有两个主轴承和一个较薄的中央腹板,后者在较高的压力下容易破裂,尽管它是用高质量的钢材制造。<BR>主要问题是:双缸化油器的平衡难以调整一致,空气滤清器效率不高,易造成汽缸磨损,辐条不很可靠。手把指向里面而不是外面是一个进步,由于战争,莫斯科工厂转移到了Irbit,红军接管了工厂,但是质量和性能并没有发生变化。<BR>1942年由于材料短缺,铸铁替代了铝制零件,1946年双碟离合器代替了单碟离合器,后驱动由3.89:1改进为4.625:1,尽管损失了一些速度,油耗有所升高,但是动力也得到提升。<BR>其它工厂也生产M72,并且对他进行了逐步的技术改进。少数轻便型的车型(M72K)专用于运动俱乐部,有些改动:例如前减震、取消头灯、永磁发电机、电池等。<BR>Kiev生产的M72H安装了前导向铰接式前悬挂,这种设计后来被许多国外公司仿效。<BR>K750带来了最大的技术改进:新的汽缸头,增加了压力,带有通气装置的空气滤清器,活塞上安装了两道油环。后悬挂改进为液压减震器,带有弹簧的新型边斗。<BR>随着K750-M后摇臂改为伸缩式液压减震,边阀引擎最终在1980年被停产。1941年的这一代产品最终寿终正寝。而在中国,来自苏联的M72依旧在生产,它被称为长江,甚至出口国外。<BR>十六、注意一下新的车辆附带的性能数据,这提醒我,苏联人拥有BMW的设计和制造参数,而不仅仅是几个二手样品,当然有可能手册是抄袭的,然而设计难以抄袭。<BR>十七、真相?<BR>我们希望进一步的研究能够解开真相,但是很难。以我的观点,即使有IMZ的声明,我作为一名工程师还是相信M72获得了合法授权,而不仅仅是拆解、测绘了几个样品。在苏联国土上没有更多的尝试去发展R71,或者使它更廉价一些。更多先进的BMW产品没有被仿制以接替逐渐废弃的R71。我将继续关注。<BR>十八、其它研究者关于源自BMW的俄罗斯摩托车的一些研究参考文献:<BR>1、1977年L.J.K.Setright著:《the story of BMW motorcycle》第103页:“乌拉尔发动机就是R66,车架是R67或R52的”。他没有注意到战前R71的来源,仅仅假设它来自于战后盟军接收的BMW Eisenach Dixi 工厂。<BR>2、1982年 Roy Bacon著《BMW Twin snd singles》 ,有意思的是,169页一幅图片被描述成M53,而它好像是带有顶置凸轮轴的K750,很不幸的是,他把乌拉尔版本定在1970年,它以BMW R66引擎和R50带有摇臂悬挂的车架为基础而制造的,他说:爱好者们在俄罗斯引擎上使用BMW零件,当然,那恰恰相反。<BR>3、Roy Bacon著《millitary motorcycle of WWⅡ》 第152页,指出“M72水平双缸比DKW更接近它的德国原型,由于它以BMWR71为仿制原型,1939年,在德国授权的情况下,在莫斯科的Iskra Zavod 投产,1941年整个工程搬迁到Ural Irbit”。<BR>4、关于军用摩托的一本不知名的书介绍 “二战爆发之前,M72军用车型诞生了,它很像那个时代的BMW,以各种各样的样式投入生产,1938-1939年之间,俄罗斯人直接从BMW购买了工厂设备和技术授权,开始生产BMWR71,首个产品被命名为M71,M代表莫斯科,71直接取自BMW的车型代号”。<BR>5、Stefan Knittel 和Roland Slabon著《Illustrated BMW Motorcycle Buyer Guide》第39页,“有一种叫M72的仿制品,获得授权后于1939年在莫斯科投产”。说明了这种车的真正起源。<BR>6、1949年2月10日的《The Motorcycle》第115页 “最终的边三轮装备是GMZ(可能指高尔基摩托车厂)生产的M71,来自于BMW R71边阀引擎技术,这种车型是在得到BMW授权的情况下开始生产的”。<BR>7、David Ansell1985年出版的《The Millitary Motorcycle》指出,“战争早期,莫斯科国家工厂开生产军用的M72,他与BMW的R71十分相近,从1939年开始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作为M71在苏联组装生产。<BR>8、David Ansell1996年出版的《The Millitary Motorcycle》指出: “1938年,BMW R71采用了R12的750cc 78*78引擎,这是最后一种采用边阀设计的引擎。接下来的一年里,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俄罗斯人开始生产R71,后来,在1941年工厂全部搬迁到Ural,在那里R71变成了M72。<BR>9、Erwin Tragatsch 在一本著名的杂志里提到:他相信一名俄罗斯航空工程师在1935至1940年在BMW工作期间得到了R71的设计图纸、零件和样品。<BR>有许多专业的摩托车历史研究人员相信M72是得到授权生产的而不是偷来的。当然很有可能他们阅读过1949年2月10日的摩托车杂志,复制了一个并无根据的实事,但他们的确都是很有声望的学者。<BR><BR>2002年12月12日Peter J Ballard <BR><BR>

40匹 发表于 2006-10-20 16:57:19

<br>转自changjiang750.com<br>Email: gerald@changjiang750.com<br><br>长江750的历史<br>长江750由苏联M72克隆而来,后者由德国BMWR71克隆而来。苏联仿制R71以后,在二战战场上获得了成功应用。50年代,两台M72销售到了中国。1957年,中国人开始了自己的M72的生产,它被命名为长江750。早期的产品由国营赣江机器厂生产,使用了许多苏联M72的零件如挡泥板、车架、车轮、点火钥匙、开关等。<br>一些完全由苏联生产的整车被称为长江750,一些苏制引擎也被改成中国制造,识别的技巧在箱体,苏联生产的箱体表面要平滑一些。<br>主车架和边车架上也有一些微小的不同。前挡泥板的区别在于:苏联生产的挡泥板支架是一个,使用铆钉固定,而中国的由螺丝螺帽固定。<br>六十年代,工厂改名为国营长江机械厂,直到七十年代末,一直从事航空制造。国营洪都机械厂,九十年代叫南昌飞机制造公司,也就是今天的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直到七十年代末,所有的长江750系列主要以六伏发动机为动力。这种发动机有两种型号:长江750 1型和2型引擎,前者与BMWR71和M72十分相似。但是通过发动机底部的油量尺可以十分容易的区分开来。<br>1966年9月中国人生产出2型引擎,从设计在引擎上部的油量尺可以十分容易区分。从1966年9月开始,所有发动机号是661802及以后序号的都是2型引擎。2型引擎全面替代1型引擎是从1972年开始的。虽然1型引擎1966年停产,但是由于库存了大量的零件和引擎,所以直到1971年,还有许多新车上装配有1型引擎。<br>1型引擎的备件直到七十年代还在生产,它有和M72一样的齿轮箱,2型引擎的变速箱是新型的。<br>许多以1型引擎为动力的整车后来改装了2型变速箱。由于维护保养、零件容易获得以及其他技术原因,许多装配了1型引擎的车辆改装了2型引擎。<br>1969年,长江750已经进行了一些技术改进,主要集中在边车架、电器开关上。<br>1970年以前,长江750没有国产的内置工具箱的油箱。<br>70年代末,中国开始30马力OHV引擎的研制生产,这种引擎现在很少见了。<br>1980年,中国人大量生产OHV30马力12伏引擎。<br>1986年平头缸盖引擎改为12伏,配有带到档的变速箱。<br>1980年12月他们开始小量生产长江900引擎。(这种900cc引擎是应武装警察对BMW摩托车的需求而开发)<br>这种车和引擎极少生产,大概不会超过10台<br>今天,大概仅有3台这样的引擎存世。<br>从那时开始,中国的长江衍生了多款车型。<br>还有许多工厂使用不同的商标生产长江750,例如湘江、山东、长虹、冠军、奉通、西湖、鸿雁等。<br>除了较老的生产商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以外,其他主要的生产厂还有南昌长江工业公司。这个工厂最早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配套生产零部件,七十年代末,他们也开始生产整车。<br>到九十年代末,南昌长江工业公司生产了一系列的高质量产品。他们也在使用过去一些新的军用库存件生产整车,这些车有不错的六十年代的主车架、七十年代的高质量6伏军版引擎。<br>现在的产品有很多问题:例如少装零件、由于备件便宜产生质量缺陷。<br>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允许私人办厂,许多小厂开始大量生产低质量、便宜的零部件,这对长江产品的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br>在LONG RIVER MOTORWORKS(长江摩托工厂)这里,我们的首要目的就是与大家共享我们对长江的热爱。<br>我们也在努力保护长江的血统,我们总是强调:“长江就是长江,即使在油箱上贴上BMW的标签”;“驾驶长江没有什么让人羞愧的,这是我们的特权和荣幸”。<br>这个网站是为长江设立的,但是也欢迎讨论其他中国的酷摩托,比如东海750。<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0 16:58:18编辑过]

40匹 发表于 2006-10-20 16:57:19

<br>转自changjiang750.com<br>Email: gerald@changjiang750.com<br><br>长江750的历史<br>长江750由苏联M72克隆而来,后者由德国BMWR71克隆而来。苏联仿制R71以后,在二战战场上获得了成功应用。50年代,两台M72销售到了中国。1957年,中国人开始了自己的M72的生产,它被命名为长江750。早期的产品由国营赣江机器厂生产,使用了许多苏联M72的零件如挡泥板、车架、车轮、点火钥匙、开关等。<br>一些完全由苏联生产的整车被称为长江750,一些苏制引擎也被改成中国制造,识别的技巧在箱体,苏联生产的箱体表面要平滑一些。<br>主车架和边车架上也有一些微小的不同。前挡泥板的区别在于:苏联生产的挡泥板支架是一个,使用铆钉固定,而中国的由螺丝螺帽固定。<br>六十年代,工厂改名为国营长江机械厂,直到七十年代末,一直从事航空制造。国营洪都机械厂,九十年代叫南昌飞机制造公司,也就是今天的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直到七十年代末,所有的长江750系列主要以六伏发动机为动力。这种发动机有两种型号:长江750 1型和2型引擎,前者与BMWR71和M72十分相似。但是通过发动机底部的油量尺可以十分容易的区分开来。<br>1966年9月中国人生产出2型引擎,从设计在引擎上部的油量尺可以十分容易区分。从1966年9月开始,所有发动机号是661802及以后序号的都是2型引擎。2型引擎全面替代1型引擎是从1972年开始的。虽然1型引擎1966年停产,但是由于库存了大量的零件和引擎,所以直到1971年,还有许多新车上装配有1型引擎。<br>1型引擎的备件直到七十年代还在生产,它有和M72一样的齿轮箱,2型引擎的变速箱是新型的。<br>许多以1型引擎为动力的整车后来改装了2型变速箱。由于维护保养、零件容易获得以及其他技术原因,许多装配了1型引擎的车辆改装了2型引擎。<br>1969年,长江750已经进行了一些技术改进,主要集中在边车架、电器开关上。<br>1970年以前,长江750没有国产的内置工具箱的油箱。<br>70年代末,中国开始30马力OHV引擎的研制生产,这种引擎现在很少见了。<br>1980年,中国人大量生产OHV30马力12伏引擎。<br>1986年平头缸盖引擎改为12伏,配有带到档的变速箱。<br>1980年12月他们开始小量生产长江900引擎。(这种900cc引擎是应武装警察对BMW摩托车的需求而开发)<br>这种车和引擎极少生产,大概不会超过10台<br>今天,大概仅有3台这样的引擎存世。<br>从那时开始,中国的长江衍生了多款车型。<br>还有许多工厂使用不同的商标生产长江750,例如湘江、山东、长虹、冠军、奉通、西湖、鸿雁等。<br>除了较老的生产商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以外,其他主要的生产厂还有南昌长江工业公司。这个工厂最早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配套生产零部件,七十年代末,他们也开始生产整车。<br>到九十年代末,南昌长江工业公司生产了一系列的高质量产品。他们也在使用过去一些新的军用库存件生产整车,这些车有不错的六十年代的主车架、七十年代的高质量6伏军版引擎。<br>现在的产品有很多问题:例如少装零件、由于备件便宜产生质量缺陷。<br>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允许私人办厂,许多小厂开始大量生产低质量、便宜的零部件,这对长江产品的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br>在LONG RIVER MOTORWORKS(长江摩托工厂)这里,我们的首要目的就是与大家共享我们对长江的热爱。<br>我们也在努力保护长江的血统,我们总是强调:“长江就是长江,即使在油箱上贴上BMW的标签”;“驾驶长江没有什么让人羞愧的,这是我们的特权和荣幸”。<br>这个网站是为长江设立的,但是也欢迎讨论其他中国的酷摩托,比如东海750。<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0 16:58:18编辑过]

关中土锤 发表于 2006-10-21 21:06:03

收到!

关中土锤 发表于 2006-10-21 21:06:03

收到!

人生几度秋凉 发表于 2006-10-23 08:05:10

顶!!!好文章!!

人生几度秋凉 发表于 2006-10-23 08:05:10

顶!!!好文章!!

南城喷子 发表于 2006-10-26 21:29:32

WO

南城喷子 发表于 2006-10-26 21:29:32

WO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战前苏联摩托车的起源(转无忌天线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