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军挎 发表于 2011-4-2 19:17:45

让更多的人了解乌拉尔,我们心中共同的爱!!!

孕育于世界大战
乌拉尔的故事开始于1939年,孕育于前苏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计划。尽管前苏联尚未卷入战争,且苏德之间已经签订了互不侵犯的协约,但是前苏联知道希特勒欲壑难填,向残忍的第三帝国开战只是早晚的事情。为此,斯大林未雨绸缪,紧急部署军方做好作战准备,特别是保护本土安全的陆军,要负责狙击德国装甲部队、地面部队、特种部队,任务特别重大。
由于此前已经见识过第三帝国军队对付波兰军队的“闪电战”之威力,前苏联军方迫切要求提高部队的机动作战能力。同时在结束与芬兰的军事冲突之后,前苏联军队技术明显落伍,而且制造工艺和整车质量很难满足野外作战的苛刻要求,特别是在恶劣条件下的使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因此强烈要求装备现代化机动装置。
出于战争的需要,前苏联国防部门秘密举行了一场会议,专门讨论参照哪种型号摩托车,制造出适合野外作战的jy摩托车装备到前苏联红军。经过深入研究和讨论之后,德国宝马公司的R71最终得到了一致的青睐。随后开展了秘密的“地下活动:在中立国瑞典,中间人私下购买了五辆宝马R71摩托车,然后偷运到前苏联。莫斯科的工程师迅速拆解了这五辆宝马样车,并仔细测绘了每一个零部件的尺寸,然后“依样画葫芦”生产了模具,制造出发动机和变速箱。工作进展得很迅速,1941年初第一台试验样车M-72已经装配成功,斯大林看过之后,立即批准生产这种摩托车。有道是“英雄所见略同”,美国军方也相中了宝马摩托车,哈雷?戴维森公司仿照宝马的设计,在二战期间共向美国军队交付了1000辆XA(试验部队)型jy摩托车,采用了水平对置双缸发动机和轴驱动的结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涉及到M-72“盗版”侵权问题。但是私自仿制只是其中的一种说法,另外一个版本是:R71的结构图纸和铸造模具是由宝马公司提供的。由于当时前苏德之间签订了协约,为了支持苏联盟友,德国在不同领域内向苏联输出了技术帮助,包括前苏联工程师们参观了德国的飞机制造厂,带回了完整的加农炮样品等。1941年,宝马已经不再生产R71,而是开始生产更高级的R75,因此当时将R71的技术提供给前苏联是很有可能的。
斯大林批准制造M-72后,莫斯科的工厂很快就生产了上百台的M-72三轮摩托车。但是,由于第三帝国的闪电战非常迅速、威慑力极强,前苏联军方担心开战后位于莫斯科的工厂被德军轰炸,因此决定将工厂搬迁到位于东部乌拉尔山区中部资源较为富裕的地区,从而远离了德军的轰炸范围。摩托车工厂坐落在一个商业小城伊尔比特(Irbit),位于乌拉尔山区西伯利亚大草原的边缘,这里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是俄罗斯的商业中心。这个小城已经不再热闹,城里的真正建筑物是一个酿酒厂,随后这个酿酒厂被改为摩托车技术研发中心,用于工程师们研究、改进M72.在伊尔比特摩托车工厂(IMZ),生产乌拉尔摩托车。
经受炮火硝烟的洗礼
战争期间,前苏联的谍报人员十分活跃,克里姆林宫最高决策层不断收到情报人员发回的德国可能对前苏联开战的信息。先是前苏**参谋部情报人员发回情报,称德国可能在1941年5月15日进攻前苏联的计划,但由于其在南斯拉夫和希腊的战事不利,被迫推后一个月。后来,左尔格获得了德国准备在6月22日进攻前苏联的情报,并紧急上报给斯大林。此前,英国外交部在伦敦还曾召见过前苏联驻英大使迈斯基,向前苏联方面通报了德军在前苏联边境地区部署和调遣军力的详细情报,包括部队番号、指挥官姓名等等。种种迹象表明,苏德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但是,由于当时前苏联的技术装备远不如德军强大,斯大林担心一旦战争爆发前苏联将处于不利的地位,且美国的战争态度尚不明朗,前苏联担心卷入对德战争后美国会加入德国阵营,因此一直未能主动对德宣战。1941年6月22日,德国单方面撕毁互不侵犯条约,纠集附庸国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分三路对前苏联发动突然袭击,使前苏联国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欧洲主战场,一场历时4年的卫国战争在前苏联拉开序幕。
乱世出英雄,大规模的卫国战争终于让乌拉尔摩托车有了英雄用武之地。正当卫国战争如火如荼地开战之际,1942年10月25日,第一台M-72投入战场,随后乌拉尔摩托车源源不断地输往军队,二战期间共有9799辆M-72装备于前苏联的侦察部队和机械化部队。1942年11月,前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展开了**,1943年2月2日全歼德军主力,德军损失惨重,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不久,苏军又取得了库尔斯克坦克战的胜利,收复大片失地。1944年前苏军发起战略性总**,通过对德军10次打击,收复了全部失地。1945年5月2日,前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军被迫无条件投降。
卫国战争期间,乌拉尔摩托车活跃在作战前线,频频出入于枪林弹雨,帮助前苏联红军立下了赫赫战功。其间,乌拉尔摩托车还发生了一个小花絮:二战开始后不久,以M-72为平台研制出大轮毂的新车型“格洛克”(Glock),但是由于版权问题从未投入生产,后来“格洛克”被捐献给附近的动物园,成为了猴子们喜爱的玩具。(可怜的“杜洛克”,送给我多好啊!可惜给猴子了!)

从军营骄子到市场宠儿
在打败希特勒纳粹德国的卫国战争历史上,乌拉尔摩托车写下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一笔。二战后,工厂得到进一步发展,到1950年共生产了30000辆摩托车。1950年底,乌拉尔摩托车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由jy摩托车“一枝独秀”开始转为jy摩托车和民用摩托车“齐头并进”。设在乌克兰的工厂专门生产乌拉尔jy摩托车,而原来的伊尔比特摩托车厂(IMZ)则开始生产民用版的乌拉尔摩托车,到了1960年,乌拉尔摩托车发展再次发生重大变化,不再生产jy摩托车,改为全部生产民用摩托车。诞生于战争、经受过炮火洗礼、具有光荣历时的乌拉尔摩托车,得到了市场广泛的欢迎,产量和销量逐年稳步增长。
在从jy转为民用的过程中,乌拉尔摩托车还走出国门,从前苏联奔向世界各地。1953年,第一台乌拉尔摩托车开始从前苏联出口,起初是面向发展中国家出口,1960年底起开始出口到发达国家。此后,越来越多的乌拉尔摩托车奔驰在世界各地的公路上。
1992年11月份,原来国有的乌拉尔工厂改组为乌拉尔摩托车股份公司(Uralmoto Joint Stock Company),40%的股份属于公司的经理层和雇员,38%的股份上市,22%的股份仍旧由国家控制。1998年初,乌拉尔摩托车公司被私人财团购买,新的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新的管理方式、现代化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同时质量问题被摆在更突出的位置,由此古老的乌拉尔摩托车获得新生——在保留实心车架、滚子轴承的水平对置双缸发动机等经典特征的同时,还采用了更好的质量控制、制造工艺、合金材料,精确的模具、严格的公差、新的烤漆和镀铬让乌拉尔摩托车更加坚固和美观,性能也得到了提升。2001年,乌拉尔拿到了“绿色环保标志”,允许在美国按常规摩托车销售。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乌拉尔摩托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公司年生产能力从1991年的13.2万辆提高到40万辆。目前,伊尔比特—乌拉尔摩托车公司(IMZ-Ural)是俄罗斯唯一的重型摩托车,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专门生产侧三轮摩托车的厂家。
永不过时的“现代古典艺术”
乌拉尔摩托车公司的产品主要分成家用(Family)、运动(Sport Utility)、限量版本(Limited Edition)三个系列,现分别作简要介绍:
家用(Family)
乌拉尔家用系列摩托车主打车型共两款,分别是“复古者”(Retro)和“旅行家”(Tourist)。顾名思义,“复古者”突出的是古典摩托车的造型和韵味,单单看看外观就会勾起过去岁月的情绪。当然,“复古者”在突出古典美学的同时,很多装备则是现在的,如前制动采用的就是Brembo盘式制动,以增强乘骑舒适性和工作可靠性。
“旅行家”(Tourist)定位于物美价廉的履行摩托车,以极强的携带能力以及坚固耐用而著称。为了提高履行途中的舒适性,乌拉尔减低了最小离地间隙,同时长度宽高都比“复古者”略大以提高携带辎重的能力。
乌拉尔全能运动系列摩托车同样包括2款主打车型,分别是“侦察兵”(Patrol)和“装备家”(Gear-Up)。“侦察兵”强调的是恶劣环境下的通过能力,这点我们只要回想一下乌拉尔侧三轮摩托车服役时的情形,想到无论是前线作战还是后勤供给乌拉尔侧三轮摩托车都能政府恶劣的荒野、泥淖、雪地,出色地完成兼具任务,因此让经受过炮火考验和洗礼的乌拉尔侧三轮摩托车最为征服困难和障碍的“侦察兵”,再合适不过了。为了增强“侦察兵”应付恶劣路况的能力,“侦察兵”安装了一只特殊的拉杆,当后轮陷入困境时只需拨动这只拉杆,动力就可以从后轮分配到侧轮上去,这样单轮驱动模式就切换到两轮驱动模式,从而让你从容摆脱困境!
渴望征服漠漠瀚海或者莽莽丛林吗?不妨试试乌拉尔的“装备家”(Gear-Up)。与“侦察兵”一样,“装备家”具有单轮驱动和双轮驱动的切换功能,因此通过能力超强,征服沙漠、土路、雪地轻而易举。同时,“装备家”铮铮铁骨、异常坚固,乌拉尔甚至形容“装备家”像俄罗斯AK-47一样耐用!(呵呵!超牛吧!)
乌拉尔限量版本摩托车只有一款即“撒哈拉”(Sahara)。这款取义于撒哈拉沙漠的三轮摩托车,其实是“装备家”的限量版本,生产量极少,如2009年美国市场仅供应18台,因此价格较高,厂家建议零售价达13949美元。(渴望不可求啊!这价位要了亲命了!)
总的来说,乌拉尔摩托车具有技术简单、结构牢固、造型古朴、价位低廉、维护简易的特点,但是也存在压缩比小、热效率低、耗油量大、车辆过重等缺点。但是,尽管全世界各大摩托车厂商推出了各款技术先进、性能高超的超级摩托车、巡航摩托车、越野摩托车、街车,你仍然不用担心乌拉尔摩托车会被取代,因为它是如此的独特,见证了卫国战争那段无法忘记的历时,承载着前苏联红军击垮希特勒第三帝国的光荣,这是那些单纯追求技术、性能的摩托车所无法企及的。因此,乌拉尔摩托车没有时态,永远不会过时,享有“现代的古典艺术”之美誉。乌拉尔摩托车不仅流行于俄罗斯,还出口到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希腊、挪威、芬兰、瑞士、德国、埃及、南非、巴西、乌拉圭、巴拉圭以及许多其他国家,自M-72诞生以来已经超过320万辆乌拉尔摩托车交付到世界各地。乌拉尔是一个已经开始,但是不会结束的源远流长故事。

爱问 发表于 2011-4-2 19:26:29

:victory::victory:

雷锋ing 发表于 2011-4-2 19:50:42

顶顶……好帖!

GCP 发表于 2011-4-2 20:14:49

{:5_199:}{:5_199:}

wx007 发表于 2011-4-2 20:25:22

非常喜欢详细的介绍的同时
我也有我的看法

我们心中共同的爱?????
这说的应该是长江750吧????
对于任何洋货我都一样
本着不神话不跪拜的原则

本着爱屋及乌的心理
喜欢长江750的同时顺便喜欢一下乌拉尔

kunkun13456 发表于 2011-4-2 20:57:03

??????

和尚爱猴子 发表于 2011-4-3 00:28:37

要打架...又要搞500米直线加速赛了;P

zxj_cb1300 发表于 2011-4-3 10:10:41

还是长江有味道

任我逍遥78 发表于 2011-4-3 11:35:25

:victory::victory::victory:

wx007 发表于 2011-4-3 11:51:59

要打架...又要搞500米直线加速赛了
和尚爱猴子 发表于 2011-4-3 00:28 http://www.cj750lm.com/images/common/back.gif
看法可以不同
尽可以和平相处的嘛
好孩子
不打架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让更多的人了解乌拉尔,我们心中共同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