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发表于 2009-3-5 11:02:37

转帖 我军战史上五大神枪手(

http://img1.qq.com/news/pics/16112/16112956.jpg
决死队"第一枪"--杨长顺 http://img1.qq.com/news/pics/16112/16112957.jpg洪泽湖畔的"兵临城下" --孙存余 http://img1.qq.com/news/pics/16112/16112958.jpg六次登上天安门城楼的"革命神枪手"--魏来国 http://img1.qq.com/news/pics/16112/16112959.jpg上甘岭上的"狙击英雄"--张桃芳 http://img1.qq.com/news/pics/16112/16112960.jpg 自卫还击战中的"孤胆英雄"--岩龙 决死队"第一枪"--杨长顺

要成为一名神枪手,除了要有射击天赋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靠勤学苦练,杨长顺便是其中典型的一个。

杨长顺,河南郏县人,挑煤工出身。1937年,年仅18岁的他抱着参军抗日的目的来到山西,参加了薄一波领导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当时部队很少有重武器,打仗主要靠步枪,杨长顺便下决心要练出一手好枪法来。他训练非常刻苦,舍得出力气,除了每天部队规定的训练科目外,整天都抱着发给他的那支晋造三八式步枪,自己抽空捎带着练,白天瞄树枝、瞄飞鸟,晚上瞄星星、瞄远处的灯火,很快射击成绩就有了很大提高。杨长顺学习军事技术肯动脑子,他凭着参军前在老家打野兔的经验,总结出掌握提前量的诀窍,特别擅长打运动目标。后来在谈起这段经历时,他曾这样说道:"苦练枪法的目的,节约弹药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敌我对阵,动作要果断勇猛,一枪制敌,你一枪摞不倒他,他就要打倒你了。"


洪泽湖畔的"兵临城下" --孙存余

建国后曾任总后勤部油料部长的孙余时任26团l营2连连长。他于1939年入伍,经过3年多的磨练,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员,同时也练就了一身过人的好枪法。


六次登上天安门城楼的"革命神枪手"--魏来国

1942年8月,18岁的魏来国参加了八路军胶东荣成独立营。参军不久,他的射击天赋就开始显露出来。在一次战斗中,他用20多发枪弹消灭了6个敌人,但这位山东小伙子对自己的成绩仍不满意。凭借平日里的刻苦练习,他的枪法越练越准,很快就成了部队中远近闻名的"神枪手"。



后来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同志在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特地提到了魏来国135发枪弹打倒110个敌人的事迹,毛主席高兴地说:"一个人就消灭了敌人一个连,了不起啊,全军官兵都像魏来国这样,解放战争的时间将大大地缩短。"自此以后,全纵队、全山东军区都开展了向魏来国学习的活动。他的家乡--荣成县县政府特地做了一块写有"革命神枪手"的烫金大匾,挂在了魏来国家门口。


新中国成立前夕,魏来国被选为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不久魏来国跟随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开国大典。1950年,魏来国被评为全国战斗英雄,并在此后连续五年的国庆节都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上甘岭上的"狙击英雄"--张桃芳

从1952年开始,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敌我双方形成了局部对峙。虽然装备上的劣势使得志愿军在阵地战初期处于下风,但他们凭借着灵活的战术和无穷的创造力,在世界上首次将单兵进行的狙击作战改进为一种群体性的、带有战略性色彩的作战形式,即"冷枪冷炮运动"。这种战术和其他阵地防御作战手段结合后,产生了巨大的威力,为志愿军夺取战场主动权,进而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冷枪冷炮运动"中出现的最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便是志愿军第24军72师214团8连战士张桃芳。张桃芳,江苏兴化人,1952年9月随部队入朝参战,1953年1月进入597.9高地。张桃芳当时只有22岁,从未参加过实战,1952年1月29日第一次参战,连放12枪却未伤一敌,还差一点儿被敌人冷炮炸伤。但他称得上是天生的狙击手,经过分析总结,很快就进入角色,第二天就击毙1名美军。随着实战经验的不断积累,他的杀敌数字也与日俱增,2月15日他以9发枪弹消灭了7个敌人,超过了战友们的记录,并荣立三等功一次。此后,张桃芳越战越勇,第40天时便以耗弹240发毙敌71名的战绩成为全连第一号狙击手。当他毙敌113名时,连里选送他到射击训练班深造,回到前线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每次出战均有斩获。在此期间,他还曾与敌人派出的"反狙击手"上演过一场两个顶尖射手之间的精彩对决,结果是张桃芳技高一筹,将对方击毙,2004年中央电视台曾以此为背景制作播出《狙击英雄》、《狙击手张桃芳》等电视记录片。



自卫还击战中的"孤胆英雄"--岩龙

1979年2月17日,祖国南疆传出了隆隆的炮声,震惊世界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了。岩龙就是战斗初期涌现出的一位英雄,同时他也是傣族的第一位解放军战斗英雄,傣族人民至今仍为他感到骄傲。

岩龙1960年出生于云南省景洪县曼景烈乡,14岁参加民兵,1978年3月入伍,到驻滇第14军4l师123团5连4班当战士。虽然班上只有岩龙不懂汉语,但他以刻苦、勤奋弥补了语言上的隔阂,全身心地投入到军事训练中,特别是步枪射击训练。做完规定的科目后,岩龙还针对自己的弱项苦练臂力,将9块红砖捆在一起,一举就是30多下;为练习据枪,他常常在太阳下一趴就是几个小时,胳膊肘都生出厚茧。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步枪实弹射击他便9发9中,手榴弹扔到了56m,在连、营、团举行的7次实弹射击中,他全部获得了优秀。短短一年时间,岩龙4次获得连、营的嘉奖,并被团里评为射击、投弹和军体标兵。


一次,当他完成护送伤员任务后,与战友们失去了联系,沿着山岗独自摸到了敌人侧后方。当发现我军被敌人火力压制住时,岩龙利用杂草树丛作掩护,迅速接近越军阵地。他先爬到距离对4班威胁最大的那挺重机枪约100m处,两枪打死了敌人的正、副射手,另一个机枪火力点的敌人一冒头,也被他干掉了。然后他发现一个环形工事有很多敌人在向我方射击,便以密集的枪声为掩护,逐个给敌人"点名",一连击毙7名越军。敌人发现枪弹从侧后方打来,便集中火力向山沟内还击,却没想到岩龙就隐蔽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在4个多小时的战斗中,岩龙沉着、机智地不断变换射击位置,来回穿插射击,消灭了越军阵地左侧的火力点,随后又绕过山坡将正在抢修工事的3名越军击毙,并打掉一个迫击炮阵地。敌人在岩龙的冷枪下死的死、逃的逃,一时间乱成一团,为我军及时调整部署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战斗结束后,岩龙才又出现在战友们面前,并利用战斗间隙断断续续告诉战友们他的战斗经过,这时他出发时带的150发枪弹只剩下25发了。由于战后部队迅速转移,无法核实战果,所以连里命令岩龙上报战绩时,他推算了半天只上报了22人,但实际数字肯定要比这个高得多(另一说法为56人)。不过,当友邻部队占领78号高地后,从一个桥洞内发现了60多具越军未及拖走的尸体,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岩龙的战绩。

2月25日下午6时,部队向楼铺方向敌军据点进发。岩龙胸前挂着新缴获来的望远镜,走在尖刀排的最前面。隐藏在公路边的敌人以为他是指挥员,向他射出了一梭罪恶的枪弹,其中两发打中了他的胸膛。岩龙光荣牺牲了,这一天距自卫战开始仅仅7天。

1979年3月,41师党委根据岩龙同志生前志愿,追认他为中共党员,并追记一等功。同年9月17日,中央军委追授他"孤胆英雄"荣誉称号。

结束语

时至今日,我军的装备已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机械化、信息化早已取代了当年的"小米加步枪"。面对迅猛发展的军事变革大潮,曾涌现出千千万万"神射手"的人民军队仍旧传承了先辈们"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神枪精神",并加以发扬光大,他们正在瞄准新的目标,开始新的跨越......

二挎子 发表于 2009-3-5 11:12:07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无锡750 发表于 2009-3-5 11:33:18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累哦累哦累 发表于 2009-3-5 14:44:15

有我老家的人,老乡将军的故乡

路易港 发表于 2009-3-5 16:54:09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旋风 发表于 2009-3-8 06:07:59

每天看贴无数,基本上逢帖必回---除了少数“骗子”帖/“渣子”帖/“车托”帖!
后来发现这样很傻,很多比我注册早的人财产都比我少,于是我就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贴就复制粘贴一次!顺便帮LZ把贴子顶上去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 我军战史上五大神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