挎子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新用户
搜索
查看: 1161|回复: 4

漠北红色风暴:外蒙古集体化和大清洗(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7 22: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5449.png

   图片10.jpg
用油画重现暴力集体化时没收牧民财产牲畜的情景。

  1930年起即有零星的抗暴运动,还抓出一个又一个“反革命集团”大案,如在“强迫僧侣还俗战役”刺激下,有几十名活佛与和王公联名写信请求中华民国政府和班禅帮助,驱除苏蒙政权,事发后这些人全被处死。到1931年,光三个月内又逮捕了5191人。

  由于饥荒、愤怒的蔓延,1932年,约7千多个家庭,3万多人朝着戈壁和边境四处逃亡,其中500多个家庭在南戈壁省越境时遭边防军射击,死亡人数不详。

  共产国际驻外蒙代表引用导师们的语录告诫人民革命党:“我们杀的反动派和资产阶级越多,就越有利于有我们的革命事业”。

  1932年春天终于在外蒙西部爆发最大规模的武装抗暴,继而蔓延到中部和东部,甚至有大量的蒙古人民革命党、青年团的党团员参与,他们扔掉党证团证,加入暴动,打出驱除“傀儡政府”,反对“集体化”的旗号,捣毁基层政权和集体牧场。

  这一次大暴动差点摧毁人民革命党政权,只得向苏联紧急求援,在苏军的帮助下,还调入飞机、坦克等重型武器入境参与镇压,最终才将暴动平息。

  牧民因抗拒集体化宰杀牲畜,外蒙损失约750万头牲畜(占当时存栏数的三分之一多),以前残存的一点自由手工业和商业全被摧毁(中国和其它国家商人、工人被驱除殆尽),外蒙的粮食、物资匮乏到极致,国家经济陷入崩溃境地。3年暴乱结果,致使外蒙欠下苏联2950万卢布外债。

  当时日本已在中国东北建立“满洲国”,对苏联形成压力,在极度经济恶化和民众大规模离心的困境下,作为苏联防止中国和日本的“缓冲国”,外蒙需要“稳定局势”;斯大林只得命令“暂时罢手”,放弃“跑步进入社会主义”的路线,实行“纠左”,命令外蒙推行“新经济政策”疗伤,意即一定程度发展资本主义来缓解经济困境。

  集体化牧场暂时被解散,牧民允许拥有自己私人财产,可以进行商品交换,向牧民提供了160多万蒙图的贷款,降低高额赋税,对寺庙的摧毁和强迫僧侣还俗运动暂时终止。实行“新经济政策”后情况有所缓解,两年内牲畜数量增加了34万头,但外蒙的经济大衰退一直持续到四十年代后期。

  按照苏联惯例,出现重大悲剧,要寻找内外部“替罪羊”,不是帝国主义封锁围堵,就是反革命份子混入党内。时任总理的吉格吉德扎布被免职,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领导执行此次极左政策的成员,佐尔宾吉扬、巴德拉赫被扣上“左倾冒进主义”罪名,驱逐到苏联,一般“左”的下场要比“右”要好,顶多就是帮领袖背下黑锅。

  寺院拥有外蒙15%左右的财产,其中牲畜有200万头,正因为暴动平息后实行“新经济政策”,所以只有30万头被充公。

  经此番折腾的最大成就是苏联在外蒙贸易额中的比重倒过来,占了85%,外蒙自此成为苏联矿产、肉类、皮革的供应地。

  不过这只是第一阶段“阶级斗争”和集体化暂告段落,更歇斯底里的一轮大屠杀30年代中期才全面开启,最终完成了集体化。

  共产国际驻外蒙“总督”车尔诺莫德扬克根据自身对苏联政治的理解,当时就对自己的佐尔宾吉扬指出:“我们的政策在执行中遇到了障碍,但按我的理解,新经济政策不会长久,这只是权宜之计”。

发表于 2012-12-28 12: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8 19: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1 13: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2 10: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挎子联盟 ( 辽ICP备13001834号 )

GMT+8, 2024-6-2 10:46 , Processed in 0.23105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